太后蹙了蹙眉,直接问道:“可影响日后孕事?”
太后问得直接,太医也知道崔令徽是日后的卫国公世子夫人,也不敢瞒着,回禀道:“女子本就体弱,得了寒症自是更虚弱些,虽有滋补温养的药物,可是药三分毒,若是服用日子长了也会伤及身体,哪怕调养好了体寒之症也会添些其他的症状。”
“若是拖累身子伤及根本,兴许。。。。。。兴许不易有孕。”
“不过各人体质不同,崔大姑娘兴许是个有福的。”
太医说得滴水不漏,他当太医多年,最是知道如何回话。
太后喝了口茶,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等到太医离开,太后思忖一会儿,才对着身边的燕嬷嬷道:“你说,秉之这桩婚事是不是不该继续下去了?”
燕嬷嬷知道太后对崔令徽心中早就有了几分不喜,今个儿崔令徽又犯了寒症闹得人尽皆知,太后心里头怕是更多了几分膈应。
燕嬷嬷想了想,道:“太后这样说,奴婢也斗胆回太后一句,奴婢瞧着今个儿世子对崔大姑娘冷淡的态度,心中也觉着这桩婚事大可不必。世子那般清冷的性子,还得有个知冷知热,愿意付出的女子才是。哪怕是因着妻子的身份付出这些,也总比崔大姑娘嫁过去要好。毕竟,心中不情不愿,如何愿意体谅世子呢?”
“到时候夫妻关系冷淡,哪怕太后再指个侧室,也着实叫人看了笑话了。如今既有这个机会,太后何不推了这门婚事?世子身份贵重,以这样的缘由退婚,世人难道还能说世子的不是吗?更别说,这崔大姑娘根本就是自作自受,她失足落水,当谁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婚事一退,崔大姑娘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太后听着这话,脸上带着几分愁绪,轻轻叹了口气道:“这婚事好退,可若是退了这门婚事,这京城里的贵女如今有哪个愿意嫁给秉之?哀家疼自己的外孙儿,可他体内余毒未清,于子嗣不利,咱们介意崔大姑娘的寒症,旁人也介意秉之体内的余毒。”
“再说,崔令徽故意失足落水只是咱们的猜测,她没明摆着要死要活退了这门婚事,哀家若是得知她得了寒症便要退婚,难保没有人觉着咱们皇家凉薄,对秉之如今的名声也不好。”
“罢了,此事先不急,容哀家再想想吧。”
第18章刺眼
崔令胭带着碧桃回了出云院,才换了身衣裳就听着外头有丫鬟进来回禀:“三姑娘,表姑娘
来了。”
崔令胭揉了揉眉心,却还是起身迎向了门口。
戚若柔进来,挽住了崔令胭的手,带着几分笑道:“来了府里几日,知道表妹事情多,不好过来扰了表妹,今日见着表妹从宫里头出来,这才想着过来和表妹说说话,要不然在这府里住着还真是闷得很。”
崔令胭在戚家住了那么些年,如何不知戚若柔的性子,猜测她定是听说了她们从宫中回来行色匆匆,是过来打探消息的。
崔令胭只当没猜出她的意思,顺着她的话道:“什么扰不扰的,表姐莫要说这些外道的话了。”
说着,她便领着戚若柔到软塌前坐了。
丫鬟秋芷上了茶水和点心。
戚若柔见着秋芷时,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她原先在翠微院见过这丫鬟,瞧着在姑母面前也是有几分体面的,不曾想姑母竟将这丫鬟派来伺候崔令胭这个一向不得她喜欢的女儿了。
戚若柔压下这些心思,拿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视线又不着痕迹打量着屋里的摆设。
许是因着到底是嫡出的姑娘,崔令胭屋里的摆设布置比起她和母亲所住的客院可要精致多了,一看就是格外用心的。
戚若柔有些羡慕,到底是没将这些情绪摆在脸上,一边喝茶一边和崔令胭闲聊起来。
不经意间说到今个儿进宫参加赏花宴的事情时,她又带着羡慕道:“宫里头那样的地方,哪里是寻常人能进去的。也就表妹生在侯府,才能得了这份儿体面。”
崔令胭谦虚道:“表姐说笑了,我也是沾了长姐的光,不然太后哪里知道宁寿侯府还有我这么个刚回府的三姑娘。”
听崔令胭这般说,戚若柔心中的羡慕才稍减了几分,她将话题移开,和崔令胭说起了别的事情。
说了一会儿才又提道:“我听丫鬟们说大姑娘今个儿回府似乎脸色有些不好,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崔令胭如何不知她的心思,只开口道:“大姐姐之前病了一场,身子还没好全,多调养几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