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而来的姨母与不愿再战的海寇头目彻夜谈判,她能孤身赴昭说服昭帝,劝服几个海寇自然也不在话下,双方很快达成共识,自此海寇成了海商。
再后来,待长兄伤势痊愈,被提前赐了封号,因执意留任,喀里夫水师便更名“摇光军”。
少年逐渐长成青年,手下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他没以自己的封号命名,而沿用长兄最初的想法——黑骑。
他偶尔去喀里夫办案,无论多忙碌必然会抽空到摇光军中看望长兄。
军帐内,青年轻轻抚着长兄腰腹那道可怖的疤痕,脸上满是愧疚:“阿哥,如果不是我当初……”
长兄却按住他的手,打断道:“如果当初来喀里夫的人是你,我更要跟他们拼命。”
-
城主府。
穆摇光甫查阅完四本公文文书,忽听门口有人唤道:“监军大人。”
“见过监军大人。”
托娅颔首致意:“不必管我,你们继续。”
接着她来到穆摇光面前,穆摇光放下文书:“不多歇会儿?”
“不了,阿古拉的事要紧。”托娅四处望了望,“阿古拉呢?”
穆摇光随手拿起下一本文书,不咸不淡道:“和使君出去了。”
说着,一张信纸忽然掉出。
他蹲身捡起信纸,打眼一瞧,又将穆暄玑交给他的明镜澄纸放在一起比对,顿时蹙眉。
-
穆暄玑与戚暮山抵达明镜堂时,见堂主正给三个西洋商人推销明镜澄纸。
堂主一番花天乱坠的吹捧,饶是没听懂多少,为首的西洋人仍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说起蹩脚的南溟语:“当真是好货,这般成色倒是配得上御用,堂主爽快些,直接开价吧。”
“三位果然是识货人,单刀明镜澄纸不贵,只要这个数。”堂主狡黠地笑道,竖起一根食指。
那西洋人稍稍眯起眼,回头跟另两人低声交流了几句洋文,随后朝堂主点了点头:“好,单刀一百两是吧?我们要十箱。”
堂主眼底放光,紧接着又迅速克制神色道:“啊,明镜澄纸属实珍贵,本堂恐怕……拿不出十箱。”
“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好吧……”堂主故作为难,犹豫一阵才吩咐堂倌,“你快去仓房给找一找。”
堂倌忙不迭跑走。
堂主接着拿出簿册让他们登记,随后瞥了眼四处转悠的穆暄玑,对那三人赔笑道:“各位在此稍等片刻,我先去招待那位。”
那西洋人爽快道:“哦,没关系,堂主您先忙。”
穆暄玑刚拿起羽毛笔端详,闻声抬眼,迎上堂主的视线。
“哎,原来是少主啊。”堂主笑道,“看外面阵仗,还以为是摇光将军呢。”
穆暄玑:“将军他公务缠身,叫我替他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