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西没听叶五的话,人一出门就把望远镜拿了起来,果然看到叶五一路飞奔至溪边,拯救阿黄于危难中,然后和村正家的那大孙子掐了一架。
没一会儿,便又领着阿黄回来了,满脸的得意:“辛小白想不到我有神器在手,还说我是妖怪,呸呸,他才妖怪呢!”
骂完又笑:“嘿嘿,他可喜欢光屁股玩水,以后我就拿望远镜望他!看到就叫阿黄去啄他!不知羞。”
又宝贝似的上来捧着那望远镜:“四哥,它可真厉害!”
叶西听了笑骂:“小材大用,这东西用处大着呢。”
叶五没听进心里去,抱着望远镜喜滋滋去玩了,倒显出一股与平时不同的活泼劲头来。
差不多的时候,叶南也做通了家中帮工的工作,除了几名女子,其余都愿随外商远行,去做负责机器维修的技师。
另叶西叶南两兄弟都没想到的是,众人之所以答应得痛快,既不是因为外商给的高工钱,也不是这些乡下汉子们还没有意识到的发展前景,而仅仅是因为叶西无意间说出的一句话。
即为师者,当收徒育人。
这对叶西来说是很常见的一件事,但放在如今的时代,却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成就。
尽管北楚的工商业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来说,已经开放了许多,但阶级依旧根深蒂固,士农工商,生而注定。
而对于位列贫贱之民的工商之人来说,他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亦不过能够成为一业之师。
不过是跟在叶四郎身边学了些时日,他们便也可以为师了?
众人一瞬的迷茫过后,便万分激动起来。
纷纷向转述这话的叶南确认:“这是真的?叶,叶……大师真这么说的?”
在得到确切的答案后,人们顿时就不再犹豫了。
去!一定要去!
这么好的事情,他们凭甚不去?
没看见旁边那二百个被派去当工人的,眼珠子都要酸红了么?
实在也不怪这些人眼红,同样是外派,甚至他们还是正经出身的工匠,偏偏却比不过一群半路出家的,更可气的是这群半路出家的,满打满算也不过跟着叶四郎学了一二月而已……
眼看着到了外边,人家就是师了,他们怕免不得要在人家手底下讨饭吃了。
于是本来还有些自持身份,瞧不上叶四郎手底下这些个走野路子的,这下子都老实了。
嘿,谁叫人有叶四郎这么个粗大腿抱呢!
不过在听说只要自己好好学,将来也有出师收徒的机会后,一群人再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甚至对拖欠他们工钱导致他们不得不来此的郑家,大家伙的怨恨也顿时少了很多。
毕竟如果不是郑家,他们哪有今天的好前途
让三大工厂加盟商头疼的问题解决了,大家都急着回去试验这种新的商业模式,纷纷来同叶西拜别。
一夜之间荣升为技师的帮工们对叶西很是感激,家家户户都带了礼来辞行,多是一些肉蛋、果子、布匹之类,不是什么稀罕物,对乡下人来说却难得,也最实在。
连张铁匠也来凑热闹,送了些折迭雨伞的骨架过来,俱是精铁制作,处处可见精心。
拗不过这份心意,叶西象征性收了一些,谁知这就像打开了个口子,前来送礼辞别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叶家门坎都要踏破。
眼看那三百名新晋工人也按捺不住,马上就要闻风而动时,叶西忙找了个借口躲了出去。
县上的点心铺子早被人蹲点,甚至后门都没放过,实在怕了这些人的热情,叶西无法,在外游荡一圈后,打算随便找个什么地儿躲躲清净。
一路边走边看,他才骤然发觉,自他家之后,县中陆续也有不少点心铺子开了起来,规模虽都不大,但有叶家的铺子在前抛砖引玉,青曲县中的点心市场已然被打开,各个点心铺子的销量也都不差。
这对于整个青曲县来说自然是好的,同样的,对个体来说,也加大了其市场竞争力。
叶西盘算了一下家中的生意,觉得临走之前,还是要为兄姐多留些底牌。
他自然也不是漫无目的的瞎逛,青曲是连通东西的必经之地,同样也是北上京都的重要枢纽,封州、景州等地的东西要想流入西、北各大城,必定要路过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