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照也上马,两人骑着马跑出去了。
等他们在村里跑完一圈回来,裴乐忍不住从屋子里走出去,说道:“我也想骑马。”
马看着比牛和驴俊多了,而且戏折子里的将军总是骑着大马,让人无法不对骑马产生向往。
“小阿舅,来。”陈明照道,“我牵着马让你骑。”
裴乐如愿以偿上了马,果然马上视野开阔许多,豪气油然而生。
但马缰绳还在陈明照手里。
裴乐是个哥儿,两人都十几岁了,哪怕是亲戚也得避嫌,陈明照不能和他一起骑。
他们也不放心让他一个人骑马出去。
裴乐只能像石头似的,坐在马上,由旁人牵着马在院子里溜圈。
这对于四五岁的石头来说有意思,对他而言无趣极了,还不如骑牛呢。
坐了一圈他就下了马。
三个汉子仍旧闹哄哄地换着骑马。
裴乐回到自己屋子里,心想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买一匹马,想怎么骑就怎么骑,谁也不能管他。
他脱鞋钻进被窝,拿起书本,刚翻开,又听见外头有人喊“程立”。
裴乐再度打开窗户,只见程立抱着厚厚一叠写对联的红纸走出屋门。
都是汉子,陈明照邀请道:“程立,你想不想骑马?”
“我就不骑了。”程立婉拒道,“我要写对联。”
裴向阳道:“正好家里的对联还没买,你先帮家里写吧。”
程立正是这般想的。
不止要帮家里写,他还打算写对联赚点钱。
写对联的红纸,大的一副十文,小的一副五文,写好字的普通对联市价大的三十文,小的十八文。
听说他要写对联赚钱,裴向阳帮他把大桌子搬到了院子外面的大道旁。
得在外面写,叫人看见了,才会有人来买。
陈明照也在念书,但自觉字迹一般,不敢给家里写对联,更不敢卖。现如今看程立这般自信,便栓好马,跟出去看。
裴乐也戴上兔毛围脖,穿上厚衣裳跑出去看。
程立先写了一副小的,字迹流畅大气,每个字大小差不多,在裴乐看来不比那些大户人家门上的差。
不过大户人家不仅要看字迹,还要看寓意,需要写字的人现编对联,要求很高。
程立写的是一副常话“福满门庭春气暖,源清流远岁华新”,横批“喜迎新春”。
陈明照自愧不如:“你的字果然写的好。”
裴乐问:“对联你打算卖多少钱?”
“大的二十三文,小的十三文,一大一小只要三十文。”
价格比市面上同等质量的便宜太多,一方面因为都是一个村的,另一方面因为他初次卖对联,怕别人不买账。
路上玩耍的孩子多,裴乐转身回院里,很快拿了一盘子零嘴出来,给他们一人发了些零嘴,让他们回家通知大人。
小孩子效率很高,很快就有大人来看了。
村里大部分人都大字不识一个,但只要有眼睛,都能看出字的大小,以及是否对称,字看着是否顺眼,贴在门上会不会好看。
程立卖得便宜,没买对联的人家大多都选择买一大一小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