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浮玉录绮思妙想 > 078三顾终破冰心锁墨痕社重立新主(第2页)

078三顾终破冰心锁墨痕社重立新主(第2页)

她终于将最深重的忧虑之一剖白,泪水涟涟,肩膀因抽泣而微微颤抖,显得脆弱而无助。

沉墨舟静静听着,当“订婚”二字从她颤抖的唇间溢出时,他负在身后的手猛然收紧,指节瞬间泛白。一股极其尖锐复杂的情绪猝不及防地刺入他的心口——那是一种混合着震惊、强烈到让他自己都愕然的窒闷酸涩,以及随之涌上的、更深更沉的心疼与怜惜。他

,向她,目光清澈而坚定,将选择权完全地、尊重地交还给她:“自然,若你觉此刻确无力承担,我必尊重你意,绝不会强求。只望你…无论如何,莫要轻易放弃书写,那是你的一部分,不应为任何外因而湮灭。”

他的话语,像一双沉稳而温暖的手,轻轻托住了她不断下坠的心,??不仅理解她的痛苦,更试图为她指出一条在困境中保全内在自我的微光之路。

吴灼望着他,泪水依旧,心中那片冰封的混乱与孤寂,却仿佛被这温和而有力、??且充满了知音般珍惜的理解??悄然融化了一丝缝隙。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哽咽道:“…谢谢先生…我…我需要些时间…想想…”

“好。”沉墨舟温和应道,??目光在她泪痕未干的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深处藏着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愫——有怜惜,有担忧,还有一丝被完美掩饰的、属于他个人的、深藏的黯然,“无论多久。”

自那日小花园倾泪一诉后,吴灼心中的重压并未减轻,却因沉墨舟的理解而稍得喘息。然墨痕社社长之位依旧空悬,如同一桩未了的心事,萦绕在两人之间。沉墨舟深知此事急不得,却也不愿见她才华就此埋没,决心再做最后一次尝试。

这已是第叁次相劝。

此日课后,沉墨舟直接请人带话,邀她至墨痕社平日活动的教室一叙。此地意义非凡,墙上张贴着过往活动的照片,书架上堆放着社刊文稿,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往日社员们热烈讨论的气息。

吴灼推门而入时,见沉墨舟正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渐吐新绿的垂柳。夕阳余晖透过窗棂,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暖色,却也让这间空荡的教室更显寂静。

“先生。”

沉墨舟转过身,目光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郑重。他没有寒暄,直指核心:“灼灼,这是我第叁次,也是最后一次问你。”他声音平稳,却字字清晰,“墨痕社社长之职,关乎一社之气运,亦关乎你自身。前番你言家中牵绊,心力交瘁,我皆明白,亦不勉强。”

他缓步走近,目光扫过墙上那张苏静文带领社员们郊游论诗的旧照,语气沉凝而富有深意:??“然,你可曾想过,‘存在’先于本质?人并非生来就为何物,而是在选择与承担中,才真正定义了自己。困于身份、家世、他人期望之囹圄,并非真正的‘自为’,而是将自身置于‘自在’之物的境地,任由外界涂抹。”??他的话语带着哲思的穿透力,??“这墨痕社,这社长之责,或许正是你跳出那被定义的角色,为自己选择、并由此塑造‘你是谁’的一个契机。于此间,你可寄情翰墨,可结交同道,可暂避外界烦扰,更可…主动创造你自身之价值,而非被动依附于任何他人或家族之名。”

他的话语,不再是单纯的鼓励或惋惜,而是带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洞察与引导,直指她内心最深处的存在性焦虑与对自由的渴望——对定义自我而非被定义的追求。

“我知你疲累,知你欲躲藏。”他看着她微微动容的眼眸,声音愈发恳切,“但躲藏并非长久之计,那或许只是一种‘沉沦’,是对本真自我的逃避。有时,承担一份恰当的、属于自己志趣的责任,反是朝向‘本真’的一种‘决断’。它让你有事可做,有路可走,有同道可依,??让你在行

,更是对一个挣扎灵魂能够勇敢面向未来的深切祝愿。

“先生…”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您…不用再劝第四次了。”

沉墨舟心下一沉,以为她终究还是拒绝。

却听她继续道,??语气里甚至带上了一丝极淡的、如释重负的笑意:“这社长之职…我应下了。愿…勉力为之,不负先生期望,不负社友信赖,亦不负此心。”??最后叁个字,她说得很轻,却重若千钧,仿佛是对自己的一份郑重承诺。

沉墨舟闻言,眼中瞬间绽出难以掩饰的欣慰与激赏之光。他并未多言,只是郑重地朝她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那是一种超越了寻常师生关系的、基于深刻理解与精神共鸣的默契。

墨痕社组织了一次关于新女性独立思想的读书会,虽无社长,几位骨干倒也热络。讨论正酣,一位低年级学妹对庐隐《海滨故人》中对旧式婚姻的剖析提出疑问,却说得支离破碎,未能切中肯綮。一时间无人能清晰点透。

一片略带尴尬的沉默中,坐在角落、原本只是静听的吴灼,清亮的声音忽然响起,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溪水流淌:

“庐隐所痛陈者,非婚姻本身,乃是‘物化’二字。”她起身,走向中央,拿起那本《海滨故人》,琥珀色的眸子里闪烁着许久不见的沉静光彩,“露莎也好,云青也罢,她们所求者,不过是‘人之为人’的价值得以被‘看见’、被‘承认’,而非被当作待价而沽的物品,纳入某种利益的‘天平’。所谓独立,内核便是挣脱‘待价而沽’的枷锁,发出‘我之为我’的声音。至于婚姻,若能以此为基石,方有‘平等’可言。”

她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文本依据,又有自我洞见,瞬间拨开了学妹的迷雾,也让在座众人眼前一亮。

角落里静静旁听的沉墨舟,眼中满是赞许与欣慰。

读书会散后,沉墨舟在走廊追上吴灼。这一次,他不再旁敲侧击,而是直接看着她,目光深邃而温和,带着洞穿一切的理解:“今日你所言,正是墨痕社亟需的魂魄与方向。若因前路阴影重重,便拒绝眼前的灯火与同路人,岂非可惜?那方寸之地,不仅是责任,更是你安放才思、证见‘我之为我’的一方净土。社长的担子,并不轻,但于你,或许是另一份…支撑与证明。”

他未提“重任”,未提“期望”,只提“灯火”、“同路人”、“安放”、“证见”。字字句句,直指她心中最深的渴望与最隐秘的恐惧——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迷茫求证。

阳光穿过廊道的玻璃窗,将纤尘映照得清晰。吴灼停下脚步,背对着他。沉墨舟看不到她的表情,只能看到她纤细的身影在光柱中微微绷紧,手指用力地蜷握,指节微微泛白。

时间仿佛凝固。

许久,或许只有一瞬,又或许漫长如一个世纪。她没有回头,却清晰地吐出一个字:

“好。”

声音不大,甚至微微有些发颤,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决然。

沉墨舟眼底的欣慰如同星光乍亮。他未再多言,只是嘴角噙着一抹如释重负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