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弃武从文国运怎么都变了 > 第823章(第1页)

第823章(第1页)

第823章

然而,多年宦海沉浮早已让他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本事。

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情绪压下,脸上甚至挤出一丝略显僵硬的、类似于欣慰的笑容,再次深深躬身,声音平稳无波:

“陛下明鉴,韩永福既为老臣门生,其品性老臣自是知晓,他为人务实,绝非浮夸邀功之辈。”

“如今他既以自身前程担保,亲笔奏报详陈此事,并调兵佐证,老臣。。。。。。自然信之不疑。”

“方才老臣所虑,皆为国事计,既此事已实证无误,老臣自当无疑义。”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全了皇帝的面子,也保住了自己的体面。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太师这番表态,实属无奈,已是结结实实地吃了个瘪。

难得见到权倾朝野的太师被自己的门生背刺,当众服软,赵真只觉得胸中畅快无比,多日来的郁气为之一空。

他朗声大笑,声震殿宇:“哈哈!好!既然太师都认为此事无误,那便再好不过!诸卿想必也无异议了?”

他目光扫过方才还争吵不休的群臣,此刻文武百官皆躬身垂首,无人再敢多言。

赵真笑容一收,身体前倾,声音变得沉稳而决断,带着帝王的威严:

“那么,此事便就此定论,吴承安白沙沟剿匪之功,属实当赏!”

“接下来,诸卿便与朕好好议一议,该予吴承安何等封赏,方能既彰其功,又不负朝廷恩义!”

新的议题开启,大殿内的气氛陡然一变,从方才的剑拔弩张,转变为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暗流涌动。

如何封赏,其中关窍,远比简单的争辩对错更为复杂。

而李崇义虽暂时失利,但其目光低垂间,已然在思索着下一步的应对之策。

这朝堂之争,从未真正停歇。

唐尽忠身为兵部侍郎,深谙军旅之事,更明白此时正是趁热打铁、巩固战果的关键时刻。

他见陛下心意已定,太师一党暂时哑火,当即毫不犹豫地大步出列。

声若洪钟,清晰而坚定地抛出了一份早已深思熟虑的封赏方案:

“陛下!吴承安才招安众人,首战便建此奇功,其忠可嘉,其勇可赏!”

“此等猛将,正当重用,以显朝廷气度,亦安新附之心!微臣建议,擢升吴承安为‘忠勇将军’!此号正合其行止。”

“其所部一万五千人马,皆乃其旧部,彼此熟悉,如臂使指,故理应仍由其亲自统帅,不予拆散,如此可保战力无损,将来无论是戍守地方还是驰援幽州,皆可为一支劲旅!”

他话音未落,目光扫过同僚,继续细化方案,力求滴水不漏:

“此外,其麾下如岳鹏举、雷狂、杨兴、狄雄、罗威等将佐,于此战中皆冲锋陷阵,各有功勋,亦当重重褒奖!”

“微臣建议,将此五人悉数提拔为‘偏将’,每将各领三千精锐,划归吴承安节度。”

“如此,既酬其功,又能使军制井然,层级分明,便于管辖调遣!”

唐尽忠此言,可谓老辣。

不仅重赏了首功之臣吴承安,给了实实在在的将军名号和兵权,更将其麾下骨干一并提拔,牢牢捆绑成一个整体。

既安了众人的心,又避免了将其部属拆散可能引发的抵触情绪,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这支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