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老街的画法 > 第69章(第1页)

第69章(第1页)

老太太的眼睛亮着光,像落了星星:“后来他总说,最得意的不是拿了多少奖,是把我等他的日子,都画成了画。”

离开四合院时,雪又开始下了。林漾看着落在江辞发梢的雪花,突然说:“我们也写封信吧,给十年后的自己。”

江辞笑着点头:“好啊,就放在周老先生的画册里,等十年后再拆。”

回到画室,林漾找出张素描纸,提笔写下:“十年后的林漾和江辞,你们还在画老街吗?社区美术馆的槐树该长高了吧?张阿姨的米酒还是那么甜吗?……不管怎么样,记得常回老街看看,这里的雪,总比别处暖。”

江辞接过笔,在旁边添了几句:“画架该换了,记得买樟木的,防潮。林漾的手套总丢,要多备几双。还有,雪落时,米酒要温到冒泡才好喝。”

两人把信折成雪花的形状,放进画册夹好,锁进樟木箱最底层。林漾拍了拍箱子,像藏了个关于未来的约定。

赵宇和李薇来送年货时,正好撞见他们在贴窗花。赵宇举着相机拍他们并肩剪纸的样子,嚷嚷着“这张要放进社区美术馆的‘时光墙’”;李薇则在厨房帮忙,把腌好的腊肉挂在房梁上,说“等过年蒸扣肉,香得能把隔壁的猫引来”。

画室的壁炉里烧着松木,噼啪的响声混着窗外的落雪声,像首安静的歌。林漾看着江辞专注的侧脸,他正在剪一个“福”字,指尖灵巧地转动着红纸,剪出的纹路像缠绕的藤蔓。

“你说十年后,我们会在哪?”林漾突然问,手里的窗花剪歪了个角。

“还在这儿,”江辞毫不犹豫,“画我们没画完的老街,等周老先生的信里说的那样,把日子过成画。”他把剪好的福字贴在窗上,对着光看了看,“歪了点,不过挺像你画的太阳。”

林漾笑着捶了他一下,心里却甜滋滋的。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老街盖成了白色,画室里的灯亮着,暖黄的光透过贴了福字的窗户,在雪地上投下块小小的光斑,像块融化的黄油。

张阿姨来叫他们吃晚饭时,手里拎着个食盒,里面是刚出锅的饺子。“快趁热吃,”她笑着说,“王师傅在社区美术馆挂了红灯笼,说是‘提前给金奖画家暖房’,你们快去看看!”

四个人踩着积雪往美术馆走,赵宇非要堆个雪人当“守门神”,李薇帮他滚雪团,林漾和江辞走在后面,手里捧着温米酒的碗,看着前面打闹的身影,突然觉得这样的冬天真好。

社区美术馆的红灯笼在雪夜里格外亮,像串起的星星。林漾看着玻璃门上自己和江辞的倒影,突然想起那封没寄出的信,想起老太太说的“等一个人回家”。原来最好的时光,就是有人陪你看雪落,有人和你温米酒,有人把你的名字,写在给未来的信里。

他悄悄碰了碰江辞的手,对方反手握紧了他。雪落在两人的发间,像撒了把糖,而那封藏在画册里的信,正带着此刻的温度,等着十年后的他们,笑着拆开。

春联里的新岁与画笔下的团圆

腊月二十三的清晨,老街的空气里飘着炸糖糕的甜香。林漾踩着梯子,往社区美术馆的门楣上贴春联,江辞站在下面扶着梯腿,时不时提醒他“左边再高半寸”“横批歪了”。

“你到底会不会贴?”林漾低头瞪他,手里的胶带差点粘到手指上。红色的春联纸在风里轻轻晃,金粉做的“福”字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

“我来试试。”江辞笑着推开他,利落地爬上梯子。他的动作比林漾稳得多,三两下就把春联贴得端端正正,连横批的金线都和门楣对齐了。

“行啊你,”林漾佩服地拍手,“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还有这技能?”

“外婆教的,”江辞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她说贴春联要‘上紧下松’,这样福气才能沉进家里。”

画室的门被推开,赵宇抱着卷鞭炮冲出来,李薇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个红布包:“快来快来!张阿姨给的压岁钱,说是要包在红包里压箱底!”

红布包里是崭新的纸币,用红绳捆着,上面还印着金色的花纹。张阿姨从后面慢悠悠地走来,手里端着盘刚炸好的糖糕:“别光顾着玩,把红包分给街坊的孩子们,讨个吉利。”

林漾拿起一块糖糕,咬了口,外皮酥脆,里面的豆沙馅甜得恰到好处。“阿姨,今年祠堂的年夜饭还办吗?”

“办!怎么不办?”张阿姨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王师傅说要露一手红烧肉,赵宇他爸准备唱《穆桂英挂帅》,我还请了捏面人的老师傅,保证比去年热闹!”

接下来的几天,老街像被撒了把糖,处处都是甜滋滋的年味。林漾在画室里写春联,街坊们排着队来要,有要“岁岁平安”的,有要“五谷丰登”的,还有小孩吵着要画只老虎贴在床头;江辞则在旁边刻木牌,把“福”字和生肖图案雕在桃木上,说是能辟邪。

赵宇和李薇忙着布置祠堂,把红灯笼挂在房梁上,把彩带缠在柱子上,赵宇还偷偷买了串电子烟花,藏在供桌下面,被李薇发现后追着打了半条街。

除夕那天,雪又下了起来。祠堂里挤满了人,八仙桌上摆满了菜,张阿姨的馄饨汤冒着热气,王师傅的红烧肉油光锃亮,赵宇他爸穿着戏服,正在后台吊嗓子。

林漾和江辞端着饺子走进来,刚放下碗就被孩子们围住了。穿红棉袄的小姑娘举着幅画跑过来,上面画着四个手拉手的小人,头顶飘着雪花,正是他们四个在画室堆雪人的样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