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嘉宜漫不经心地“哦”了一声:“所以闻衍现在在你眼里,就是单纯的校友和职业选手?”
“那要不然呢?”
陶嘉宜心想她就嘴硬吧:“没事,反正有一层关系在,我相信你们来日方长。”
除了周一、周五和周日,时颂剩下四天都要去做家教,只要她去辅导,陶嘉宜必会问一句:“今天遇到闻衍了吗?”
时颂每次都回没有,事实也确实是没有。
一连过去几天,她都没有在天御景城碰见过闻衍,要不是周桦阳常把他挂在嘴边,她都以为他人已经不在淮城了。
渐渐地,她已经不再去想这件事,专心辅导周桦阳功课。
…
半个月后的一天,时颂刚从图书馆回宿舍,室友贺淑遥坐在电竞椅上,突然滑到她面前:“颂颂,这几天你关注暮城那条新闻了吗?”
时颂回忆了下,最近有关暮城的大新闻只有一条:“你是指大一女生遭受网暴抑郁自杀的那个?”
贺淑遥:“对,最近网络暴力的话题在网上又火起来了,昨晚小路就提了一个想法,我们大三上学期不是拍了个关于网暴的作业,当时老师还夸我们拍得不错,我们想发到网上,希望让更多人看到。”
大三上有一门摄影课,期末作业是小组合作完成一部短片,她们宿舍四个人是一组,那会儿每个人想了几个选题,最后统一意见定了时颂提出的网络暴力。
时颂和路颜负责脚本,熬了好几个通宵,终于写出一个比较满意的,以意识流的手法来展现网暴受害者的心路历程。
贺淑遥负责出镜和后期,另一个室友孟梓琳负责剪辑,除了贺淑遥外,其他三个人轮流拍摄,分工明确,最后将片子命名为《逐光》。
当时她们的作业获得了老师的高度赞扬,并拿了期末最高分。
时颂觉得是个好主意:“可以啊,我没问题。”
孟梓琳紧接着说:“我和小路的粉丝没你们多,淑遥走的是颜值博主路线,发这么一条视频有些突兀,所以我们商量用你的账号发。”
“而且当时这条片子主要是你策划和拍摄的,你付出最多,用你的账号发更合适。”路颜在一旁补充。
时颂并不在意这些:“用谁的号发我都可以,看你们。”
路颜:“行,那就这么定下来了。成片在我u盘里,你还要忙学习,我来发吧,你在我这儿登一下你的账号。”
“ok。”
路颜一顿操作,视频顺利发布出去。
刚开始视频没多少浏览量,到了下午点赞人数越来越多,不少网友在底下评论互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浏览量呈指数增长,第二天更是直接破了13万点赞。
贺淑遥惊呼:“姐妹们,我们不会要火了吧?”
孟梓琳同样一脸高兴:“还是小路点子好,现在全网话题度最高的就是网暴,平台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跟网暴相关的作品榜,不少人能从这个榜点进来看我们的片子,再加上我们本身就拍得很用心,数据自然就好了。”
时颂一下午泡在图书馆,这会儿刚回宿舍就听见她们兴奋的声音,点开app,发现随着短片被更多人看到,她涨了两千多粉丝。
先前做旅行vlog,大概也是到了一定的瓶颈期,很久没一下子涨这么多粉了,她既惊讶又很欣喜。
时颂静静地盯着手机屏幕,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打心底开心过了。
她主动提议要不要点一些烧烤和小酒,其余人就等着这句话。
以往每完成一次大作业,或者期末考试周结束,她们都会在宿舍像这样庆祝一下。
四个人一直嗨到宿舍熄灯。
这一夜,时颂难得带着笑意入睡,而且做了个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