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星河皱了皱眉,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问过楚烨,这个养魂术,到底要怎么让人重新活过来。
……
泠山泽,洞府外。
沐扶云坐在岸边的石块上,专心致志摆弄着手里的小铜灯。
经过一整日的炼化,巴掌大的灯台已经自最初的形态粗犷,变得精致细腻起来,光滑平整的表面镀了金,上附流云的纹样,看起来考究不已。
刻好流云纹样的最后一个小尖角,这个小灯台方算做成了。
沐扶云将灯台托在掌心里打量片刻,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将其放到谢寒衣的面前。
小小的灯台,未置灯油,更未点燃,灯芯处却渐渐融出浅蓝色的光芒,凑近细看,便会发现,那是白霜凝聚在一起后,融化成的水珠。
而坐在寒潭之中,宛若雕塑的谢寒衣身上的那层霜雪,正一点点消失。
白霜之下,谢寒衣露出本来英俊温润的脸庞,过于苍白的脸色也因为少了霜白的衬托,多了点血色。
他似有所感,浓密的眼睫动了动,在她的注视下,缓缓睁开双眼。
第68章灯台
“师尊,您醒了!”
沐扶云惊喜地唤了一声,半跪在光滑的石面上,上半身微微前倾,凑到谢寒衣的面前,仔细打量着他的面容。
他的双眉、眼睑处,凝聚着极细的水珠,晶莹剔透。乌黑的眼珠一开始是涣散的,在珠光的色泽下闪了闪,逐渐凝出神来。
沐扶云的影子就映在他的眼睛里。
“嗯。”
谢寒衣应了一声,嗓音有些沙哑,和过去才从洞府闭关中出来的时候一样。
“我昏迷了多久?”
沐扶云不知怎么的,鼻尖忽然有点酸,眼眶也微微发热。
“已经三天了。”
谢寒衣听罢,空白的神情滞了滞,随即像冰雪初融一般,缓和下来,溢出一点温情。
“吓到你了吧?”他自水中起身,跨上岸边的石面,在她面前站定,“是为师过去留下的旧疾,时常发作,不碍事的。”
沐扶云听着他轻描淡写的回答,没有说话,只是有些固执地抿着唇。
谢寒衣想要给自己施清洁术,指尖才动,就发现自己浑身上下具是干的,站上岸这片刻里,脚下一滴水珠也没有淌下。
而就在他脚边几寸距离外,一盏小小的,鎏金云纹灯台上,一颗小小的淡蓝色水珠正流转着,熠熠生辉。
他心中一动,弯下腰来,拾起那盏灯台,托在手心里,望向沐扶云。
“这是你做的?”
沐扶云点头:“这是徒儿在师尊昏迷的时候做的,送给师尊。”
她说着,伸手在灯台侧边一片云纹上的机关上叩动一下,顿时,灯芯处的淡蓝色水珠动了动,像沸腾了一般,表面涌起一个个小小的泡泡,随后缓缓升起,像水汽似的,消失在空气里。
与此同时,谢寒衣身上,又悄悄附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再叩动一下,冰霜消失,灯芯处的水珠又重新凝聚起来。
“泠山泽处处冰雪,寒冷如冬日,徒儿见师尊身上总是凝了冰霜,便做了这盏化霜灯,以后,师尊带着它,到再冷的地方,身上也不会染霜了。”
这灯台里没用什么特别的法术,更没有稀有厉害的材料,只是加了些奇思妙想,不算太过精妙,但其中的心意,却让人难以忽视。
这还是她第一次亲手炼了一样小法器,想要送给真正在乎的人。
从前,都是别人求着她这个器修为他们改造、炼制法器,而她接不接,都只看心情。
这回,她却莫名有种忐忑的感觉。
第一次主动,竟让她一贯的大方洒脱都打了不少折扣,甚至隐隐担心他是否会接受自己的好意。
谢寒衣垂眼看到自己一尘不染的道袍,平直的唇角弯了弯,修长的指尖在灯台侧面的云纹上轻轻抚过。
“做得很用心,为师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