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纷乱复杂的局势
山海卫城,还是老张家饭馆,换了一间雅间,还是那三位御史。
清军杨御史、钞关吴御史、巡粮陈御史。
吴御史端起酒杯,志得意满地说:“某与觉华岛水师那边勾兑好了。”
“妥当吗?”
“十分妥当。
觉华岛水师游击金冠、姚与贤,他俩奉命去三岔河接应。某跟他们十分相熟,这几年他们的生意做得如此红火,全靠某穿针引线。
所以某的话,他们是十二分放在心里。
拍著胸脯说了,绝不会按期去三岔河,只是在海上飘一圈,再打道回府。
督师府问起,就说是海风不对,难以扬帆。海上的事,谁说得清楚。”
杨御史和陈御史得意地哈哈大笑,“好,妙!
如此一来,鲁之申的兵马恐怕过不了三岔河。就算勉强过去了,也成了孤军,早晚被女真兵收拾。”
“他们在三岔河被女真人收拾,我们就可扬眉吐气。届时妙笔生,上疏朝廷。再去书於师门好友,连枝同气,好好鼓譟一番!”
“定要叫皇帝和那些阉党好好看看,离开我们,军国之事,他们一样也办不成!”
得意了一番,杨御史又想起什么来,“信送过去了吗?”
“送过去了。
觉华岛水师每月都有一两艘船,悄悄去盖套,与李永芳交易。这几日,正好是去船的日子。”
“与李永芳交易?那可就不只单单钱货交易了。”
“管它什么交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丘八除了走私货品,还敢贩卖军情赚钱,钱囊里鼓得很!”
“看来以前还是厚待他们了,赚了那么多,也不知道分润一些给我们!”
“哈哈,怕什么!
国朝祖制,以文制武。笔在我们手里握著,话由我们说,他们赚多少钱,都绝不敢少了我们的。”
三人欢悦地笑了一会,吴御史为了表功,自得地说。
“为了以防万一,某还托锦州常员外家的船,给那边带去口信。”
“常员外?”
“锦州举人常谷山,做过南京户部主事,跟江南士林縉绅关係密切。
他侄儿常田闻,少有天赋,被送去江南读书,拜在閒適公(叶茂才)门下。
万历四十五年进土,做过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现在是兵科都给事中。”
杨御史眼睛一亮,“那常家可谓是关锦縉绅右族啊!”
吴御史摇头晃脑地说:“没错,在关锦一带,谁都要给常家面子。常谷山又长袖善舞,蒙古人、女真人都有人脉。
还有此前的辽东诸家,辽西的吴、祖家等军將世家,或姻亲、或世交、或故友常家或走私马匹盐粮於蒙古人,或走私铁器皮毛於女真人,还有两艘船堂而皇之地停在觉华岛水师水寨里,也时常与盖州的李永芳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