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把那些旧书旧图纸整理好,分门別类地放起来。
然后,他把注意力集中在那台“瓦尔特”发动机残骸上。
他找来工具,小心翼翼地把发动机进一步拆解开。
每一个零件,他都仔细清洗,仔细观察,仔细测量。
他发现,这台发动机虽然报废已久,但其核心部件的磨损並不严重,很多零件都还可以使用。
“或许,真的能把它修復起来!”姚爱国心中升起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能修復这台发动机,不仅能让他更深入地了解其技术,还能为他后续的一些研究,提供一个实验平台。
比如,他可以尝试在这台发动机上,应用一些自己从“暗影”模型中领悟到的,关於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摩擦损耗等方面的技术。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当然,修復一台航空发动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缺少的零件需要重新加工或者寻找替代品。
装配和调试,也需要极高的技术和经验。
但姚爱国不怕困难。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他决定,从今天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慢慢修復这台“瓦尔特”发动机。
就在姚爱国沉浸在修復发动机的兴奋中时,他並不知道,自己从废品站拉回一堆“破烂”的事情,已经在四合院里悄悄传开了。
有人说他脑子进水了,钱买垃圾。
有人说他神神秘秘的,肯定在搞什么见不得人的名堂。
甚至,还有人偷偷向街道反映,说姚爱国可能在私自製造什么危险品。
一场针对姚爱国的风波,正在悄然酝酿……
姚爱国对院子里的流言蜚语並不在意。
他现在一门心思都扑在了红星厂的03號项目和那台“瓦尔特”发动机的修復工作上。
03號项目的进展非常顺利。
在姚爱国的指导下,技术科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新型的铬鉬钒合金钢齿轮材料,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性能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甚至在某些指標上还有所超越。
齿轮的加工工艺也日趋成熟,第一批採用非对称鼓形齿和强力珩磨工艺的样品,已经成功下线。
经过严格的检测,这批齿轮的精度、强度和耐磨性,都比原来的產品有了质的飞跃。
王援朝厂长拿著检测报告,激动得手都在发抖。
“姚工!姚工啊!您真是我们红星厂的大功臣!”他紧紧握著姚爱国的手,连声感谢,“有了这批高品质的齿轮,我们厂不仅能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还能在行业內打响名气,彻底翻身了!”
厂里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也对姚爱国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以前总觉得,国外的技术就是比国內好,自己怎么努力也赶不上。
但姚爱国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原来,只要有好的思路,好的方法,国人一样能造出世界一流的產品!
姚爱国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