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人,歇了一天算是给自己放假了,隔天就都扛起锄头纷纷下自留地干活了。
燕家的自留地种了些杂粮和花生、芝麻、玉米、黄豆啥的,本来也没多少亩,一家子人齐上阵,没两天就拾掇差不多了。
趁着现在大田里的农活没那么赶了,燕九如和他爹还有爷爷坐一块儿商量:“上面各级奖励加起来也有五百五十块钱了,不如把房子重新翻一下,盖个砖瓦房。”
燕爹看看自己爹,“倒也行,这房子还是你爷爷那时候盖起来的,不少年头了。”
燕爷爷对这老房子倒没啥舍不得的。泥胚草顶的房子,年头多了,住着都透风了。茅草顶更是,大风大雨就得补,换的,还容易漏水。
“砖瓦房,钱倒是够,就是材料得到河西大队去拉。有地基,不如扩一扩,老二和老三都渐大了,你也有了孩子,在这么住也紧吧。”
他们家东西正房分别是给爷爷奶奶和爹娘住的,他和陈茵的屋子是在贴着东屋加盖出来的一间,爷奶的屋子隔出半间给如春、如月姐妹住,堂屋的后面隔了个小屋给老二、老三住。
院子里有两间厢房,做了仓房,存粮食和杂物啥的。
哪怕按照他们家的传统,下面的弟弟结婚了就分出去,屋子也是不够用的。
好在他们家把头住着,扩建也容易些。
“这事儿还得去找大队长和你老丈人。”
第24章筹备(捉虫)田舅母把手里的抹布一摔……
第二十四章筹备
晚上,安顿好壮壮,小夫妻俩进行了几番身体力行的深入交流。
“不行了~我可不想这么快在怀上,九如哥你应该多要几个那什么用品的。”
陈茵埋头在丈夫臂弯里,笑闹了一阵子,推开他再次压过来的身子。
燕九如不依不饶,“那玩意儿体验不好,一次还不许多要,过来,哥教你怎么怀不上的法子~”
教学相长之后,两人轻喘着陷入贤者时间。
一会儿后,燕九如轻声道:“今天和俩老爷子提了翻新房子的事儿。”
“嗯,能成吧?”陈茵懒洋洋地应着。
燕九如无意识地一下下顺着她光洁的背,微阖着眼,“自然是能成,这房子我估计根基已经有点不成了,爷爷心里有数。”
说到这,他不由吃吃也笑了几声,“咱家这点家底都是爷爷置办下来的,我爹基本是吃现成的,爷爷气不过就是觉得爹自己没啥大本事,偏还出了我这么个有点能耐的儿子。”
陈茵也笑,“爷爷只是有点羡慕爹运气好。”
这运气能不好么?
上面有个能干的亲爹,下面又有个马上出息了的儿子,人生赢家也不过如此吧。
“九如哥你才二十出头就能盖起砖房,说起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对了,咱们翻新个什么样的?要是钱不够,我爹可以支援咱们一点的。”
燕九如也琢磨过。
他慢慢道:“咱们是长房长孙,以后爷爷奶奶、爹娘都是跟着咱们的,再往后甚至跟着壮壮的,哪怕老二、老三结婚了分家出去,这房子也不能小了,不然谁回来的话,住着都挤得慌。”
关于给几个老人养老这件事上,陈茵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就知道了。
她在娘家是大姐,被父母教的很好,做长房长媳给养老人是没有异议的。
“就是不知道以后两个弟妹性子咋样,要是好相处,不是小心眼爱计较的,其实分不分家,也没所谓的。”
“人都是会变的。”
燕九如刮了下她的鼻子,“日子长了,磕磕碰碰难免的,何必给自己找不自在。”
“到也是,远的香,近的臭么。”
***
第二天,陈茵抱着孩子跟燕九如一起回了趟娘家。
别看是嫁在本村,回娘家也不是说走就走的,家里的活儿都紧着干,想回去也得抽空。
“哟,我大外孙来啦~”田小莲正在院子里收拾杂物,看到来人顿时一脸喜色,擦擦手,迎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