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雪还没停,燕二叔和如春两家就都顶着雪来看他们了。
不光他们,连陈茵爹娘也来了。
家里地方不小,但人一多也显得挤得慌。
等屋外雪停了,如山抱起闺女道:“走,秀秀穿厚实点儿,爸爸带你去讨红包。”
燕娘也插话道:“是该去,讨一圈吉利话,小孩子不爱生病。”
这是本地的一种习俗,小孩子第一次串门走亲戚,给红包的同时大家都会说祝福的话,算是讨个吉利口彩。
燕九如和陈茵的三个孩子也都走过这么一遭的。
赵晓静倒是没跟着。
一家三口都去串门就太隆重了,人家就得留饭了用不着
***
而这时候,又前后来了好几拨人。
陈茵和赵晓静忙着沏茶,端点心糖果,跟着大嫂喊人,忙得不亦乐乎的。
如山结婚的时候除了在燕城办酒席,也回了趟老家请客。
赵晓静是第二次回来,但她呆的时间短,村里人基本不认识几个,反正大嫂叫啥她叫啥,主打一个不用动脑子。
等快晌午了,大家都知道燕家人吃三顿饭,就都默契地回家去了。
如山爷俩笑嘻嘻地回来了。
赵晓静赶紧接过闺女,生怕给冻着了。
燕娘给这爷俩端了碗热乎乎的红糖姜茶让趁热喝了,虽然辣够呛,但玉秀小姑娘竟然也喝了小半碗。
“哎呦,我大孙女可真乖。”燕娘抱着小补点儿稀罕不够。
京京吃味道:“奶,你大孙女不是我啦!您可真是喜新厌旧啊。”
这边他们说说笑笑,赵晓静问:“收了多少红包啊?揣得鼓鼓囊囊的。”
“21块6。”
现在乡下随礼都是三毛五毛的,最多的才两块钱。
他上班挣钱后,像同学啊,发小之类的,都是自己单独随礼,亲戚之间的礼还是走爹娘这边,直到他结婚。
所以,这次收的不算多。
“对了,大哥呢?”
第183章薛家走了薛立同和女儿女婿一家正月……
第183章薛家走了
燕九如遇到了张奋斗等几个从前要好的同学和发小儿。
他们这帮人,说人到中年吧好像还有点不想承认,显得自己老,但年龄也确实都三十好几了,甚至奔四十了。
先是三两个凑到一起,聊着聊着队伍就扩大了,刚开始是纯侃,然后就变成整几个菜,边喝边吹了。
燕九如晚上回来的时候走路都有点打晃了。
“茵茵,茵茵~”他大嗓门地喊人,伸着胳膊,“我喝了点儿,没醉啊,有点渴了。”
陈茵好笑。
这人除了刚成亲那年喝醉过,这都多少年喝酒很克制了,今儿个看来是真高兴啊。
“跟谁喝的?”陈茵扶着他进屋,把人安置到沙发椅上。
壮壮见状赶紧跑到爷爷屋里倒了一缸子凉茶来。
燕九如接过来一饮而尽。
没一会儿就张罗上厕所。
壮壮和小虎两个勉力地扶着爸爸去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