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不良人诸位 > 第513章 灯火阑珊处(第2页)

第513章 灯火阑珊处(第2页)

楼阁上近处的几人安静了一瞬。萧砚了然,声音放缓:“待南疆事务平定,道路畅通,我便带你回娆疆省亲,亦可接黔国公与夫人来汴京小住,你看可好?”

蚩梦眼圈微红,却用力点头,绽开一个明媚的笑容:“谢谢小锅锅!哦不,谢谢陛下!”

这时,丁昭浦趋步上前,低声禀报韩延徽、敬翔、杨涉等几位大臣已依约而至。按制,上元佳节,皇帝常赐宴近臣,以示恩荣。

萧砚颔首:“宣。”

几位重臣身着紫绯官袍,次第近前行礼。在此等场合,虽是与君同乐,亦保持着臣子的恭谨。萧砚赐座后,君臣略作寒暄。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络。

杨涉须发皆白,精神却矍铄,他今日显然心情极佳,持杯起身,朗声道:“陛下,老臣见此盛世元夕,不禁心潮澎湃,偶得几句歪诗,愿献于陛下,以助酒兴。”

众人皆被提起了兴致,萧砚微笑抬手:“杨公不必多礼,但请无妨。”

杨涉清咳一声,面对楼外山河,昂首朗声吟道:“火树银耀汴京,太平歌吹满皇城。万民同乐洪武夜,共祝河山永固宁。”

诗虽平实,但颇为应景,且一片赤诚颂圣之心溢于言表,殿内众人遂纷纷出声赞好。萧砚亦笑道:“杨公有心了。赐杨公金帛十匹,以酬雅意。”

韩延徽与敬翔相视一笑,他们二人倒并未即席赋诗,敬翔只是由衷感慨道:“臣遍历乱世,所见多饥馑流离,如眼前这般百姓安泰、上下同乐之景,实乃陛下仁德所至。”

韩延徽接口:“正是。新政得以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方有今日仓廪充实,百姓安乐。此灯此火,非仅锦上添,实是民心之所向。”

萧砚听着,目光再次投向殿外隐约可见的璀璨灯火,缓缓道:“二位爱卿所言甚是。朕愿这汴京灯火,终有一日,能照彻天下每一个角落,使我大唐每一位子民,皆能享此太平之夜。”

待宴饮再续,酒过数巡,楼下的欢呼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如春雷滚动,不绝于耳。

萧砚放下酒杯,目光扫过楼下那一片灯的海洋和涌动的人潮,一旁的鱼幼姝遂当即对乐伎们微微颔首,乐伎们心领神会,丝竹之声渐歇。

萧砚便站起身,笑道:“如此良夜,不可负此万家灯火。诸卿,随朕一同登临,更近些看看朕的子民,也让朕的子民,看看你我君臣。”

女帝、姬如雪及众妃随之款款起身。韩延徽、敬翔等大臣也立刻离席,恭然应是。

一行人并未走远,只是从设宴的楼阁移至外侧更开阔的栏前观景。

甫一登楼,声浪便扑面而来。

宣德楼前广场及延伸出去的御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

万千百姓翘首以盼,见到那抹赤黄色出现,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之声,声浪震耳欲聋,仿佛要将宣德楼的瓦片都掀动。禁军士卒甲胄鲜明,竭力维持着秩序,在人群中隔出必要的通道和安全距离。

萧砚走到楼前栏边,凭栏而立。

夜风吹动他额前的几缕墨发,楼下是万千点亮的灯火和无数仰望的面孔,那些脸上洋溢着简单的快乐与满足。汴河如一条镶满宝石的玉带,穿城而过,画舫游弋,歌声缥缈。更远处,民居坊市的灯火连绵不绝,与天际繁星几乎相接,不分彼此。

他静静看了片刻,面上始终带着几分淡淡的笑意。这万里锦绣江山,兆亿黎民百姓,此刻的欢腾与喜悦,皆系于他一身。

这份重量,他此刻感受得无比清晰,无比深刻。

“真美啊。”女帝在他身旁轻声感叹,凤眸中倒映着下方璀璨的光河。她略一沉吟,声音温婉动人:“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火树银合,星桥铁锁开。九郎治下之盛景,更胜古人诗中所绘。”

姬如雪静立于萧砚另一侧,并未言语,只是不由抬眸望向他的侧脸,那轮廓在漫天光华下显得愈发清晰俊朗,她又看向楼下那片被他亲手一步步缔造而出的太平盛景,唇角轻轻抿起一抹恬淡而满足的笑意。

这时蚩梦正与阿姐趴在栏杆上,指着远处那座巨大的凤凰灯组雀跃不已。听到众人吟诗,她忽然回过头来,眼睛亮得惊人,喊道:“窝也觉得好漂亮!就像…就像天上的火烧云,一下子都掉进河里了!烧得整条河都亮晃晃的!”

萧砚不由失笑,语气带着赞赏:“这比喻……鲜活灵动,意境实妙。”

降臣斜倚栏杆,眼波掠过萧砚的背影,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媚意自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陛下,这般盛景,倒让人想起些有趣的往事呢。”

述里朵微微颔首,接道:“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昔日只闻诗中语,今日得见天朝上元盛景,方知何为真正的盛世气象。”

耶律质舞乖巧跟在她身侧,歪着头努力想了想,然后睁大了清澈的眼睛,望着萧砚连连认真颔首。

萧砚侧首,微笑看向二女,倒未料到降臣和述里朵竟能不约而同共引李商隐诗句,且各取其意,这一位妖娆御姐,一位草原太后,竟皆是对中原诗书浸染颇深。

随行登楼的韩延徽抚须叹道:“《诗经》云#039;邦畿千里,维民所止#039;,今日方知其意。此等景象,非陛下圣德,焉能得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