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 11长安陷落天子出逃(第2页)

11长安陷落天子出逃(第2页)

李世民兀然想起了前日明女郎曾提到过的“哭昭陵”,在天幕的历史里,玄宗一朝的大唐子民是否在他的陵前怮哭过呢?

“毫无疑问,多年身居高位又事事顺心顺意,这让李隆基失去了一个政治家该有的警惕性。风雨欲来,可恨他还在沾沾自喜、自比圣君。”

“安史之乱,爆发了。”

“长安陷落,天子出逃,盛唐的荣耀,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明月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神情也低落了下来。

竟是。。。。。。竟是亡国了吗?

天幕下的人们都有些猝不及防,宋明两朝倒是知道历史不会产生这样的误会,但秦汉唐都被明月误导了。

嬴政默默盘算着:从李渊到李隆基,这大唐的国祚,未免太短了些吧?

就算是始皇帝也免不了俗,心中不由得升腾出一种优越感来:

在他的想象里,大秦总不至于比这唐朝还要短命。

却不知事实恰好相反。。。。。。

唐朝。

令人惊异的是,李世民此刻最在意的并不是“大唐疑似亡国”,而是:“百姓何辜,百姓何辜啊!”

唐太宗此人,纵使身上有再多封建帝王的局限性,但有一项闪光点是不可磨灭的:

他是一位仁君。

是啊,长安陷落了,天子出逃了,那长安城的百姓呢?

乱军已入京城,沿途的百姓是否尸横遍野,饿殍满地呢?

无边的愧疚蔓延在李世民心中,极致的愤怒冲昏了他的头脑:

李隆基,此贼可恨,此贼该死!

“陛下息怒,当务之急是安抚百姓。”

这就到了众臣们熟悉的领域了,他们早知天幕会放出一些不太好的消息,于是提前做好了准备。

果不其然,派上了用场。

事情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下去,李世民情绪平缓,却依旧头疼:

此事与雉奴毫无关系,纵使李隆基是李治的孙子,但如今的雉奴还只是个婴孩呢。

但李世民清楚这一点,不代表众人都认同这一点。

他本已下定决心,专心培养雉奴,如今又横生枝节。。。。。。

阿耶那边不知道又会出什么幺蛾子,承乾和青雀还等着他来安排。

大唐究竟是不是亡在了李隆基手上?安史之乱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要如何改变天幕的预言呢?

相较于唐朝,宋朝和明朝更倾向于将此事引以为戒。

赵匡胤心中怅然,唐太宗多么英明神武,但子孙不成器,最终也是草草收场。

他征战沙场多年,虽未百战百胜,但也算捷报频传,竟也有钦徽二宗这样的草包后代。

唉。。。。。。

此时尚不知实情的宋太祖,默默地替弟弟背起了这口锅。

朱元璋那边更是对一众皇子皇孙疾言厉色:

太监,他早已规定其不许识字。

后妃,也只允许选些平民女子,重德行轻容色。

朱元璋立下的祖训恨不得一加再加,但君子之泽,尚且五世而斩。

不知老朱的智慧,能保佑大明朝几代子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