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 21忠魂白骨弟娶其嫂(第2页)

21忠魂白骨弟娶其嫂(第2页)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

不管历史上的霍光,是出于好意还是歹意,他都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够左右皇位传承的权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现在考虑这些还太早,还是要先见一见如今尚且年幼的霍光,再做打算。

“初时,四位辅政大臣都尽心辅佐朝政,相互制衡,但好景不长,随着鳌拜权势愈盛,局面斗转直下。”

“索尼年迈,遏必隆明哲保身,只有与鳌拜政见不和的苏克萨哈还能勉强维持住朝堂的平衡。”

“鳌拜借助权势独断专行、排除异己的同时,十二岁的康熙在孝庄太后的谋划下,也迎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后,凭借着姻亲关系获得了这位四朝旧臣的支持。”

“小皇帝羽翼渐丰,朝局暗流涌动。”

“终于,在康熙十四岁那年,唯一一位支持他的辅政大臣——索尼病逝了。”

“依照常理,这对于康熙而言,应该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但索尼去世前的上书这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局面。”

“索尼请康熙,开始亲政。”

“理由也非常充分,先帝顺治,就是十四岁开始亲政的,如今也应该遵循先例。”

“但亲政并不意味着能真正拿到权柄,苏克萨哈也意识到,在这场皇帝和权臣的斗争中,摆在自己面前的,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帮助小皇帝铲除鳌拜。苏克萨哈没得选,一旦鳌拜胜出,他这个曾经的政治对手,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苏克萨哈以身入局,上书解除自己辅臣之任,借此逼迫鳌拜和遏必隆一起卸任,不过结局显然不尽如人意,品尝过权力滋味的鳌拜显然不愿意就此放手,不久后,苏克萨哈死在了鳌拜的构陷之中。”

“苏克萨哈辞职时,声称想要去给先帝守陵,如今他带着自己的儿孙们一起去见了先帝,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明月插播了一句地狱笑话,“其实苏克萨哈和鳌拜之间的斗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并非出于公心,所以他对顺治帝的忠心,也就那回事吧。”

“自此,四大辅臣只剩下了鳌拜和遏必隆,而后者在前者的眼里,不过是一只无足轻重的应声虫。”明月笑了一下,想到了那句和自己名字相关的俗语——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物盛则衰,啊,骄傲的鳌拜~”

“少年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了解了。”明月继续讲道,“康熙铲除了权臣鳌拜,大清的权柄重新回到爱新觉罗的手里,但他接手的大清,民族矛盾依旧尖锐,曾经背叛明朝投降清朝的吴三桂,在得知朝廷撤藩意图后,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悍然叛清。”

“康熙需要支持。”

“比如,索尼的儿子、赫舍里皇后的叔父、曾经在擒拿鳌拜时立下大功的索额图,以及其背后代表的势力集团。”

“再比如,数量已经超过一亿的汉人。”

明月顿了顿,又把时间线往前推了推:“吸取了元朝的教训,从皇太极开始,清朝皇室就一直致力于缓和民族矛盾。”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游牧民族都有这样一个婚俗,叫做‘兄终弟及,父死子继’,是草原上的民族基于现实考量衍生出来的婚姻制度。”

“这种婚姻制度在中原王朝看来,显然是野蛮的、落后的,但总不能让人家抛开现实不谈,一味地要求文明和进步吧?”

“但是,如果满洲继续沿用这个婚俗,在儒家的礼法道德、三纲五常社会氛围里长大的汉人就比较崩溃了,嫂子。。。。。。庶母。。。。。。完全接受无能啊。”明月这么说着,心里不由然地想到了那个女人——杨贵妃。

这也接受不了,那也接受不了,唐玄宗倒是个汉人皇帝,强纳儿媳为妃的事难道就符合伦理了?怎么这时候就都能接受了?

哪有什么爱情,都是见色起意,人家美女到底想和谁当比翼鸟、作连理枝还不一定呢。

“不管皇太极是为了迎合汉人的礼法,还是确实被汉文化腌入味了,他改掉了满洲‘弟娶其嫂’的婚俗,规定‘不许□□婚娶’。”明月有些担心自己刚刚这句话会被口口掉,“当然,婚俗的改变如果结合政治制度的改变一起来看,会更加合理。”

“此时满洲已经逐渐脱离原先的部落联盟状态,开始向封建王朝进化,继承制度也需要发生对应的改变,这种情况下,兄终弟及被父死子继取代,是大势所趋。”明月总结道,“而且从后续历史发展来看,皇太极显然很有先见之明,若是没有这项制度,多尔衮就能直接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也不用迂回地当什么摄政王了。”

“多尔衮沿袭了皇太极的策略,在清军占领北京后,他下令重新为崇祯帝发丧,以帝礼安葬。”

“因为崇祯帝是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自缢身亡的,与那时尚未入关的清军并无关系,所以多尔衮在厚葬了崇祯帝之后,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号,堂而皇之地干掉了李自成,而且获得了汉人士绅的好感。”

“到了顺治这一朝,缓和民族矛盾的政策就更多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