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春风骤放花千树 > 9第八章(第4页)

9第八章(第4页)

程娘子看了看,笑道:“‘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1,青天白日,阿央竟出了首咏月诗。”

姜宛央温声道:“风花雪月乃是寻常题,未免简单无趣,便限五言律诗,押庚韵,再结合‘孤舟’之意象,取不露题字而传神者为佳。今日胜者,我赠墨宝一副,聊表心意。”

程娘子笑道:“那就限一炷香时间,大家快——”

“慢。”萧平晔陡然出声,“今日热闹,在下也加个彩头。”

萧平晔平日极少出现在诗会,他这一开口,免不得引人注目。

只见侍从捧上一杆长枪,那枪刃锋利,枪杆更奇特,是用竹片裹木芯,并以丝漆缠绕,刚中带柔,一看就是上好的料子。萧平晔道:“萧某不才,平日在库部只与刀枪剑戟打交道,这杆长枪乃萧某不日前所得,见其工艺不凡,不是俗物,不知今日谁与它有缘,还望笑纳。”

众人自是欢喜,小娘子们虽对这等打杀之物不感兴趣,但也谢他添礼。

而萧平晔只看沈骤。

当年谢家满门被屠,此事震惊朝野无人不知,但案发现场的细节却被封得死死的,鲜少有人知道。

可谢临舟一定能认出这杆长枪,当日太傅的亲儿子谢川,就是被这杆枪钉死在谢府的大门上。

死状之惨烈,萧平晔只是看过卷宗便久不能忘,何况是亲身经历的谢临舟。

可无论萧平晔怎么看,都没从沈骤脸上看到一丝异样。

他甚至还在与周礼安说笑,连眼尾的弧度都不曾变一下。

萧平晔搭在膝头的手不自觉捻了捻,眼神示意侍从退下。

众人已然安静冥想,风吹纸页飒飒响。

那边沈骤也提了笔,却是一副好生为难的样子,周礼安劝他不必较真,这诗会又不是真来筛选文豪的,便想拉他去湖边饮酒,可沈骤到底是个外来客,不敢太过无礼,周礼安劝说无果,只好自己走了。

须臾,旁边的沈琅丢了一张纸过来。

上面是一首已经写好的诗,韵律虽对,但平平无奇,不算好诗。沈琅朝他挤眉弄眼,“快抄下来,别丢了沈家的脸。”

沈骤笑了,“哦。”

一炷香刚过,便有侍女上前依次收走诗笺。

如从前一般,姜宛央与几位诗友主持评诗,其余人各自散开,或凭栏垂钓,或抚琴助兴,沈骤也拉着沈琅离开了,很快曲江亭就只剩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众人围着姜宛央的条案看诗,只见姜宛央从众多诗笺中挑出一份。

姜家高门显贵,诗会所提供的纸墨笔砚皆是上品,尤其是那纸,洒了金箔和银箔,色彩绚丽如云,乃是十分名贵的金银花纸。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有这种纸作衬托,就算是书法平平之人,也能掩住三分丑。

但即便如此,沈骤的字依然算不上好看。

甚至从字迹上看,能写到工整都已经是他费了心思的,且看那一笔一划,每一笔都郑重其事,却平白给人一种白费工夫的喜感,刚一拿出来,就惹得几个小娘子掩唇笑。

只是笑过之后,又露出疑色。

的确是五言诗,但庚韵全不对,前两句倒还勉强扣了“月”字,却也未结合“孤舟”之景,尤其最后两句,云里雾里,所说非题。

程娘子磕磕绊绊读道:“纤腰束黄纱,步影随风动,仙家倾城韵,宛娘、胜柔疏……”

“这作的是什么诗?宛娘是谁?”

“还能是谁,纤腰束黄纱,今日独姜娘子是一袭黄衣,看来又是一个被阿央迷倒之人呢。”

众人说笑间打量了姜宛央,姜宛央不露羞色,显然是已经见惯了这种事。

只听又有人问:“不过这柔疏是何物?”

闺阁女娘自然是不知秦楼楚馆那些事,你看我我看你,就连姜宛央也摇了摇头,当中倒是有个公子讪讪举起手,道:“柔疏……好像是扬州一位舞姬之名,据说此女舞姿精妙,有倾城绝色……”

“岂有此理!竟拿那种人作诗,还将她与阿央比,简直……”

娘子们纷纷掩鼻退开,像是挨到了什么脏东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