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与东宫亲近或忠于太子的官员见状,连忙出列跪地求情:
“陛下息怒!太子殿下也是一片公心,虑事不周,并无他意!”
赵庚旭看着哥哥跪在冰冷的地板上,只能用力掐着自己的手心,低下头掩饰情绪。
宰相崔琰虽然心中惊疑不定,但这符合他的期望和利益,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
“陛下,太子殿下或思虑欠妥,然其心或许仍是顾全大局,怕骤然变革,引发动荡。
还请陛下念在殿下年轻,宽宥此次。”
皇帝冷冷地扫过跪了一地的臣子,沉默了片刻,才重重哼了一声:
“罢了!既然众卿求情,朕便给你一次机会。
举贤制暂且保留,与科举、工科并行!
然太子赵庚明,御前失仪,言语无状,罚禁足东宫一月,静思己过!”
“儿臣……谢父皇恩典。”
太子叩首,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哽咽。
处置完太子,皇帝的目光转向一旁已经看傻了的赵庚旭。
语气瞬间缓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九皇子赵庚旭,所献之策,深谋远虑,于国有功。
朕特许你即日起入朝听政,学习政务。
此次科举与工科筹备事宜,你也一同协助办理,多加历练。”
赵庚旭:“!!!”
什么?!不是只上一天朝做个样子吗?!
怎么变成天天都要来了?!
还要协助办考?!
我还在长身体,我不想变成小矮子!
我也有自己的营业计划啊!全都没了!
“父……”赵庚旭下意识就要开口反驳,讨价还价。
然而,他刚张开嘴,还没发出一个清晰的音节。
站在他身后的内阁大臣周谨早已得到皇上暗中吩咐,眼疾手快,一个箭步上前,看似恭敬地扶住他的胳膊,实则一只大手巧妙地捂住了他的嘴,将他那即将脱口而出的拒绝给堵了回去。
周谨一边捂着赵庚旭的嘴,一边对着皇帝躬身笑道:
“陛下圣明!九殿下天资聪颖,正是该多加历练之时。”
说着,暗暗用力,按着赵庚旭的小脑袋往下点了点。
赵庚旭:“唔唔唔!!!”
我惊喜个鬼!我那是惊吓!
放开我!老狐狸!坑儿子!
皇帝看着小儿子那瞪得溜圆、写满抗议和不可思议的眼睛,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面上却一本正经:
“嗯,如此便好。望你勤勉用功,莫负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