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皇帝南巡的仪仗浩浩荡荡离开京城,太子率文武百官于城外相送。
太子赵庚明被留下来监国,皇上又令素以刚正闻名的内阁大臣周大人和精明干练的严大人辅政,显然意在平衡,既锻炼太子,又防止有人趁虚而入。
御驾之内,皇帝赵衍看着窗外渐远的京城轮廓,神色平静。
此次南巡他特意将宰相崔琰带在了身边,美其名曰“随驾咨询”,他实则不放心将这个老谋深算、树大根深的老家伙留在京里给太子添乱。
崔琰坐在另一辆马车中,面色如常,心中作何想法,也无所谓了。
赵庚旭则是兴奋难耐,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离开京城,见识书本和宫墙之外的广阔天地。
车队一路向南,沿途州郡官员迎送,景色变换,从熟悉的北方平原逐渐看到更多的水乡韵味,河流纵横,稻田青翠,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新奇。
这日,御驾行至潞州府。
恰逢当地举办一年一度的“送夏神”庙会,城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各种摊贩沿街叫卖,杂耍戏班各显其能,空气里都飘着油炸糕点和糖浆的甜香,热闹非凡。
皇帝见状,一时兴起,竟下令车队人马在城外行营驻扎。
带着小九、几名便装侍卫以及几名同行的重臣,化作一队寻常的富商与读书人,混入城中,想要亲身感受一下这远离京城、鲜活滚烫的民间烟火气。
一进入庙会范围,小九的眼睛就不够用了。
捏面人的老匠人手指翻飞,顷刻间便变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老虎、大象;吹糖人的摊子前围满了小孩,看着糖稀在小贩嘴里吹气下变成各种动物。
卖菱角、莲藕、青团等各色江南小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油脂、香料、汗水与尘土混合的独特气味,热烈而鲜活。
“爹!爹!您看那个!闻着好香!”
小九拉着皇帝的衣袖,指着一切他觉得有趣的东西,完全沉浸在这市井的快乐中。
皇帝看着幼子童真的样子,嘴角也难得地噙着轻松的笑意。
一行人走走停停,尝了些地方小吃,刚好遇到表演的杂耍班子。
只见场中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男孩,穿着洗得发白、带着补丁的红布褂子,正在表演钻火圈。
他身形灵巧得像只小猴子,在高高燃起的火圈中穿梭自如,动作惊险却又总能恰到好处地完成,引来围观人群阵阵喝彩与惊呼。
那小孩嘴也极甜,每完成一个动作,就抱拳环顾一周,脆生生地喊着:
“各位老爷夫人、哥哥姐姐们,小子卖力,讨个欢喜!有钱的您捧个钱场,没钱的您捧个人场,小子给您们鞠躬啦!”
小孩笑容灿烂,言语讨喜,惹得众人纷纷叫好。
小九看得目不转睛,开心极了,觉得这小孩真厉害。
他扯了扯旁边小太监富贵的袖子,富贵立刻机灵地掏出一把铜钱,用力扔进了场中的铜锣里,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那小孩闻声望来,看到衣着华贵的小九,立刻鞠躬回了一个格外甜的笑容:“谢谢这位小少爷赏!祝小少爷万事如意!”
接下来是鞭术表演。班主是个精瘦的中年汉子,手持长鞭,小男孩则手持一个苹果站在数步之外。
班主鞭子甩得啪啪作响,每一次都精准无比地从小男孩的脸侧、腋下惊险地掠过,引得观众惊呼连连。
最后一下,是要凌空打碎小男孩高举的苹果。
然而,或许是连日表演疲惫,又或许是围观人群太多让他有些紧张,在那最关键的一鞭甩出时,小男孩举着苹果的手微微抖了一下,时机差了毫厘。
“啪!”一声极其清脆的鞭响!
鞭子没有如预想般击碎苹果,而是抽在了小男孩脚边的空地上,扬起一小片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