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里有百来张照片。
拍摄的数量和角度倒是还可以,可画面不行,他看到了好几道重影,好多地方都不清晰。
他不满意了:“质量好差。”
“你们就这拍照技术?怎么过的审核?”
沃森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哥,你知足吧,那边有干预装置,本来就不给拍摄。我们还是后台操控,到处找刁钻角度,已经尽力了。”
“这还是修过之后的版本。”
言序心想:关我什么事。
又不是他的问题。
言序不觉得这种简单的事情还需要他去特地确认,就算真出了岔子,也应该上报给他。
但现在计较也没用,又不能当场重拍。
而且,照片也不重要。
于是言序装出一副随和的态度,轻轻揭过了这桩失误,“善解人意”地勾了勾唇角,笑容温良无害:“行吧。”
“下不为例。”
言序手动调了调照片的锐度。
沃森提议道:“哥,这边离酒吧还有一段距离,我先去那边蹲个点?一会儿行动也方便。”
言序:“去吧,保持联系。”
他懒得多管,只顾自己快速而认真地将线索浏览过一遍。
对他来说,目前现场最值得在意的问题,共有两点。
一、凶手的作案手法。
二、凶手的作案工具。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根据现场的痕迹判断,死者的四肢与眼睛,都是在死后才被对方切割下来的。
能够在低空坠落里安然生存的人,大多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甚至好些个死者名头不小,想要以分尸的手法虐杀他们,并非一件易事。
其次,今早言序去看过尸体。
虽然威尔利克的双眼被挖,面部极度扭曲,瞧上去可怖狰狞。然而细看就能发现,死者的机械半脸却定格在放松、随意的状态。
据说威尔利克生前曾遭遇过一场火灾,毁过容,这半张脸不知是在哪个黑诊所做的手术,虽然面容仿真,与人的皮囊没有区别,表情的改变却经常比另半张脸慢上一拍。
……也就是说,死者是在完全没反应过来的状态下失去生命的。
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低空坠落本就危险,常有飞来横祸,尤其近期酒吧后巷事故频发,任何人经过这里,都难免会变得警惕。
言序最开始将汇合点定在音乐酒吧时,威尔利克还百般不情愿,后来是言序坚持,对方才勉强妥协。
所以……
什么情况下,死者会放下戒备,并在反应不及的时候,怀着安然的心态停止呼吸呢?
言序只能考虑到一种情况。
死者熟悉的人,亦或是交易对象,就在死者身边。
还有。
除了四肢与脸上的划痕外,死者身上似乎没有其他伤处。
人是当晚死的,现场留下的血迹能被许初时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清理干净,本身就说明死者流的血并不多。
起码表面的消除工作不算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