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靠种田养媳妇免费阅读 > 13火锅(第2页)

13火锅(第2页)

早先说曲花间在炼毒的曲宝此时辣得大汗淋漓,却仍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筷子。

“少爷,您可太厉害了,这个煮肉,不对,火锅可真好吃,我都停不下筷子!”

“这牛肚从前我也吃过一回,腥臊无比,没想到用来涮火锅这么好吃!”林茂两眼放光,一大片毛肚被他随便嚼吧了几下便下了肚。

为了迎合古代人的口味,曲花间特意将曲福父子,林茂陈成和余三几个都叫来试吃。

这些古代人虽然从来没吃过辣,但只要尝试过一次,便立马爱上了这种味蕾上的刺激。

见除了林冉和李阿大因为辣得小脸通红而停下了筷子,其他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曲花间心里有了底,他给两个小孩儿打了两碗开水,让他们将煮熟的食材过一道开水再吃,两个小家伙这才又大快朵颐起来。

因着牛油和牛肉太过稀缺,曲花间调整了火锅的配方,底料里加入大部分猪油,只用小部分牛油提味,牛肉和牛杂也换成了猪身上的各个部位。

虽然味道略逊一筹,但从几次让人试吃的反应来看,猪油火锅照样很受欢迎。

除了红油锅底,曲花间还尝试了骨头汤底和菌菇汤底,这两样更适合不能吃辣的大人和小孩子。

这时代铜器很贵,曲花间只得请铁匠做了几十口铁质的鸳鸯锅,虽然没有铜锅美观而且有些笨重,但胜在质量过硬。

除了火锅,曲花间还尝试了卤味。

平时被人嫌弃没几两肉还不怎么好吃的猪头肉被加了数种香料的卤水熬制入味,又切成片就着芹菜和红油辣椒一拌,瞬间变得风味十足。

除了凉拌猪头肉,曲花间还试着将鸭子分切成各种部位做成卤鸭货,还有卤鸡蛋,这些都深受众人喜爱。

一时间曲家上下几十个人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自家少爷端出满满一大盆卤货给他们试吃。

每次吃完少爷还会郑重其事的问他们味道如何,有没有哪里需要改进?

天菩萨!这么好吃的东西让他们提意见,这不是让他们鸡蛋里挑骨头吗!?

——

两月前曲家有位租户因经营不善倒闭了,空出一间两层小楼的临街铺子。

原来的租户是开酒楼的,所以铺子里桌椅板凳都是齐全的,曲花间请了木匠将饭桌中间掏了个洞,又订了一批炭炉放在桌下,一张张简易的火锅桌子便做成了。

一楼地方十分宽敞,曲花间大手一挥,将临街的一个角落隔出来做卤味店,一面临街散卖,一面对着大堂做了个柜台,若吃火锅的试客想尝尝卤味,也可以点了单让小二端上来。

忙碌了一月有余,曲花间的火锅店和卤味店总算正式开业。

开业这天曲福不知从哪请来一支唢呐队伍,沿街敲锣打鼓的搞宣传,许多路人都凑过来看热闹。

曲花间并没参加开业典礼,而且坐在二楼包厢看着曲福和新请的掌柜在大门口说了许多吉祥话,然后麻绳一拉,被红绸遮住的牌匾露了出来。

涮了清漆的红木牌匾上用楷书刻写了几个烫金大字,火锅店名曰:“满座火锅”,寓意着高朋满座,财源广进。

旁边卤味店的小牌匾则低调许多,名为“曲记卤味店”。

因为火锅成本较高,曲花间的定价也不算低,主要面对的消费团体是城中的富户和手中有些余钱的人家。

而卤味店则不一样,除了肉食,曲花间还弄了卤豆干,莲藕等素菜,定价也不高,而且多少不限,即便普通人家也能花个十几文钱买点卤味尝尝鲜。

是以店面一开张,门口虽然围满了人,但真正进店吃火锅的只有寥寥几波人,倒是一旁的卤味店,因着掌柜一直在招呼众人,直说可以先尝后买,没一会儿便排起了长队。

这些人大多数是为着免费品尝的名头来排队的,但也不乏有人尝了一口后便被这芳香四溢的新吃食吸引,直觉入口后唇齿留香,让人欲罢不能。

许多手中有余钱的人都纷纷掏出铜板,或多或少的买了些,迫不及待的想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

也有人不停张望着火锅店内部,此时进店的客人已经烧开了锅开始涮菜,那霸道的香味迅速蔓延出来,隔着半条街都能闻到那令人口舌生津的味道。

曲花间给自己斟了杯茶,看着楼下不停招呼客人的掌柜,满意的点点头。

这掌柜姓胡,是曲宝母亲的娘家舅兄,年纪只有四十多点,但为人处世十分老道,管他客人买多买少,或是只尝不买,他都乐呵呵的笑脸迎人,哄得客人直说下次再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