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一下,也不能摆明了不把客人当回事。
掌柜开口道:
“既如此,那就有请本店的白先生来点评一二吧。”
“鉴定字画,他是行家里手,当初在金陵城也是赫赫有名。”
贾瑞微微点头,说道:
“如此,有劳掌柜了。”
前世贾瑞是风月场上老手,各类人物见得多,他看得出来掌柜明里客气,背后敷衍,心中自然有了计较。
他暗自思量:“看来这掌柜并非诚心做生意之人,且看他能出多少银子。若是给得太少,我转身便走。”
随后掌柜转身往后堂去请那位白先生,不多时,就有个一身酒气,满脸油腻的中年文士走了过来,满脸不高兴,金陵口音嘟囔道:
“又是何事,平白无故把我唤过来。”
掌柜忙赔笑道:“白先生,这儿有位公子要卖他的字,劳您过来瞧瞧。”
“唉,这般事儿,一天下来少说也有七八遭,每次都劳您大驾,实在抱歉。”
白先生冷哼一声,满脸不耐烦道:
“王掌柜,你也是这行的老掌柜了,小事你来看看就好,何必每次都叫我。”
掌柜见状,赶忙讨好:
“您可是跟着薛大爷从金陵城来的,您老在金陵城便是名手,自然得您来指点我,我哪敢多嘴,不过是凑个数罢了。”
白先生这才满意地摸了摸胡须,说这还差不多。
听他们这番对话,贾瑞心里明白,这白先生是薛蟠的人,想必和薛家有些渊源,难怪如此倨傲。
此人有无真才实学暂且不论,单看这态度,实在敷衍。
怪不得薛家日渐衰微,他们家养的先生如此不把客人放在眼里,这般狂妄自大,薛家败落也是情理之中。
看来这次找薛家的店,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却见白先生扫了一眼贾瑞的字,脸上表情有些惊奇,醉意似乎消了几分,又把纸张捧起来,细细读了下。
掌柜在旁边有些吃惊,问道:
“白先生,这个字好吗?”
“这个字,倒也有些意思。”
“不过嘛。。。。。。”
白先生眼神闪烁,思考片刻,突然说道:
“不过这个字刻意求新,根基有些不稳。”
“大概值五两银子,可以拿来给一些附庸风雅的富户装点门面用。”
或许是为了解释自己的用意,白先生道:
“这字嘛,写得有些味道。不过学的既非钟繇的古朴,又不像颜真卿楷书的雄浑,着实有些怪异。”
“你知道我们开门做店的人,也需要考虑销路,如果公子这幅字我们收了,又不能轻易卖出去,岂不是砸在手里?”
“五两银子,着实不差了。”
掌柜一听,赶忙恭维道:
“白先生的眼光自然独到,既然如此,公子,那我们就出五两银子收了您这幅字。”
其实五两银子,也不算少了。
在乡下能够供一户农民过上大半年,在京师也足够一家三口过上许久。
比如《红楼梦》中,那些小姐一个月的例银,大概就是五两不到。
如果是一般人,看到这家店愿意拿五两银子来买字,恐怕已是毫不犹豫将其出手。
但贾瑞心中却有计较,他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