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普最想要的中锋是什么类型的?
本杰明·奥尔!
身高1米86,体重86公斤。
从02年来到美因茨,让美因茨的整体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从德乙冲进了德甲,并连续两个赛季排名中游,表现十分出色。
但在2006年夏季,本杰明·奥尔跟球队无法就续约达成一致,转会当时德甲升班马波鸿。
美因茨大受影响,在一个月后,以100万欧元从波鸿签下了巴西中锋埃杜。
埃杜身高1米85,体重85公斤,技术特点看着跟本杰明·奥尔十分相似。
最终,这两笔转会交易都宣告失败,两名球员转会后都表现不佳。
半年之后,本杰明·奥尔被租借去了凯泽斯劳滕。
埃杜被美因茨以140万欧元卖到了韩国K联赛的水原三星。
从这段故事,结合克洛普平时阐述的战术理念,再加上过去这段时间的亲身体会,以及场边观察的领悟,王硕已经基本掌握克洛普的战术。
尤其是对中锋的要求。
美因茨的整体战术是高位逼抢,丢球后直接在前场就地反抢。
进攻主张就是以快打快,利用攻守转换的时间差,打击对手的薄弱点。
对于中锋,克洛普的要求不仅仅是要能进球,能接高球,还要能积极参与中前场的反抢。
另外,还要能够积极回撤,完成中前场的串联和衔接。
这要求非常高吧?
没错!
所以,当克洛普找不到这样一个中锋的时候,美因茨就大受影响,从德甲降级了。
再看看博尔哈。
身高1米8左右,身体对抗不错,得分能力不错,个人能力强,属于典型的南美前锋。
但他的前场逼抢意识不足,头球和接高球的能力也不强。
最最重要的是,他做不好中前场的串联衔接。
在上半程,当球队中前场运转流畅的时候,他可以进球如潮。
可当球队中前场运转卡壳,他的进球也戛然而止。
原因就出在这里!
王硕还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福伊尔纳是左右脚,主力脚是右脚,但踢左路。
巴尔亚克是左脚,但踢右路。
这是克洛普前场三叉戟的一个特点。
中锋大范围的移动,串联和衔接,两名边锋并不局限于边路,而是有大量的内收,进行肋部进攻。
边路的进攻则是依赖于边后卫的后插上。
别看马尔科·罗斯和霍格兰都能客串中卫,但他们在边路的后插上和传中能力都不错。
具体到这场比赛踢凯泽斯劳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