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庆功宴未散,圣旨突至。罪名三条:通敌、谋逆、私藏龙玺。三百人当场被捕,未经审讯,押赴寒渊活埋。
第三幕:深夜,一名宫女偷偷掘坟,只为取回未婚夫贴身佩戴的铃铛。她刚挖开第一?土,就被侍卫乱箭射杀,尸体抛入深渊。
第四幕:三十年后,某位史官欲重修国志,查阅档案时发现相关卷宗全数焚毁,唯余一页焦纸,写着:“非叛也,忌功高耳。”
第五幕:又五十年,一名老妇携孙儿前来祭拜,孩子不懂事,问:“爷爷为什么没有墓碑?”老妇泣不成声:“因为……他们不让我们记住。”
画面终止,山谷死寂。
念归双膝跪地,泪水滑落,滴在血水中竟泛起银光。他知道,这不是幻术,而是三百道残魂共同编织的记忆洪流。他们不是想复仇,只是想被人知道??他们曾存在过。
“你们想要什么?”他哑声问道。
“不是我们要什么。”执灯者摇头,“是我们怕,若再无人提起,我们就真的消失了。就像风吹沙,雨打石,终归无形。”
念归深吸一口气,取出《守忆真经》,将其置于主棺之上,双手合十,低声诵念:
>**“昔有忠臣埋骨无名,妻儿不知其所终;
>昔有勇士战死未葬,子孙不得享其荣;
>昔有史笔遭焚,真相沉沦;
>然今日我在此立誓:
>尔等之名,我不忘,不负,不弃。
>若天地不容铭记,则我以身为坛,以魂为烛,照亮幽冥之路。”**
言罢,他咬破舌尖,喷出一口精血,正中经书封面。刹那间,铜铃图案腾空而起,与渊瞳之镜共鸣,十面虚影再现,环绕三百棺木旋转不息。
与此同时,念归感到七窍渗血,神识剧烈震荡。他知道,这是《守忆真经》反噬之兆??每一次强行承载他人记忆,施术者自身神识便会受损一分。母亲批注中的“七世神识尽毁”,并非虚言。
但他没有停下。
随着经文流转,每一口棺木中都飘出一道微弱光影,或为将军,或为士卒,或为随军医者、火头兵、文书吏……他们逐一走过念归身边,轻轻点头,如同告别旧友。
最后一道光影极为瘦小,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脸上还带着稚气。他停在念归面前,张嘴欲言,却发不出声。
念归伸手抚其肩:“你说吧,我在听。”
少年嘴唇颤抖许久,终于吐出一句:
“我想让我娘知道……我不是逃兵。我是替队长挡了那一箭,才没能回家。”
念归喉头一哽,重重点头:“我会告诉她。不止告诉她,我要让天下人都听见。”
少年笑了,身形渐渐淡去。
当最后一缕魂光融入经书,三百棺木同时发出“咔”的一声轻响,棺盖彻底闭合,缓缓沉入地下,不留痕迹。
执灯者望着念归,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你做到了。”他说,“但代价呢?”
念归勉强站起,嘴角溢血,眼神却清明如初:“只要还有人记得,代价就不算白费。”
话音未落,他眼前一黑,重重摔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