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分班,她选了文科,乔楠选了理科,至此她们就分开了,她在一班,而乔楠在楼上的四班。
陈郁微也一直充当着她们两人之间的信鸽,隔三差五就给她们传信。
高中不让带手机,她们就以这种最淳朴的方式交流,整个一年多以来,她们之间传的信封,大概可以装一麻袋。
苏青荷知道,这其实算早恋。乔楠优秀,人很漂亮且温柔幽默,说话永远不紧不慢,唇瓣牵起带着笑容。她记得第一次见乔楠,她们分在同一个宿舍的上下铺。其实最开始的一整个学期,她们没有什么交集,因为特殊,她们在冬天军训。当时乔楠闹了一个大笑话,她在身上贴了一个暖宝宝,结果那个暖宝宝是个次品,踢正步到一半的时候,暖宝宝里的铁屑掉出来,教官没有喊停,她们就没有办法停下来,结果那个暖宝宝一点一点漏出来,沿着乔楠的裤腿,整个方阵那一长排,很明显的一条黑线。
当时乔楠就站在她身后,苏青荷踩着那铁锈,来来回回地走,简直笑弯了腰。
由于这个契机,她们关系一下拉近。因为是临近寒假过年,没有课业压力,军训也比同年暑假的军训松很多,她们就因此熟络起来,一起传看爱情小说,一起去军训山上的商店买汽水,一起聊天,一起讨论爱好,一起讲述初中的趣事,一起说寒假的计划。
学生时期的友好仿佛很容易建立,有时候仅仅只一句话,就可以让彼此动心有好感。
其实没有交集的那一学期里,她们总会偷偷地关注到对方,因为整个高一,她们一直都是第一第二。苏青荷文科强一些,而乔楠理科又比苏青荷厉害一些,这样彼此追逐的氛围里,即便没有交集,也甚过许多的言语。
苏青荷坐在教室第二排,乔楠坐在另一组的第三排。这样间错的距离,苏青荷几乎余光就能感受到乔楠的存在,而乔楠,因为这样得天独厚的位置,也几乎抬眼就是她。
没有多少很浪漫动人的交集,就这样,她们走得越来越近。
再后来,是高二文理分科,她们少了很多见面交集的机会,最多的,也只有每天晚自习下课,那十来分钟的时间。
整个班上所有人都知道她们在谈恋爱,苏青荷也从来没有否认过。
她甚至还和乔楠共同约定,将来一起留在a市上大学,她知道,乔楠想考医学,a市的医学也是很厉害的,s市也是她的选择,但乔楠还是坚定地选择留在a市。
苏青荷知道,乔楠是为了和她在一起。
可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好像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
苏青荷迟迟没有勇气和精力拆开眼前这份信,她知道信里会有些什么话,每一次也都能够猜出来,可即使这样,她还是像每天拆盲盒那样,期待她们这样一来一回的沟通。
她想,只要是乔楠,就算是很无聊的话,她也觉得甜蜜。
陈郁微见她迟迟不动,自己先一步拆开了信封,里面有一张纸,写的密密麻麻。她摆在苏青荷面前,躺在语文试卷上,道:“喏,你看吧。”
苏青荷看着面前熟悉的字迹,她的字一向漂亮,像大人的字,沉稳颇有功底。她还和她打趣过,说假如有一天她们穿越到古代,她靠卖字为生,自己做诗人,把她的字写进诗里,让她流传千古。
信里没什么意外的内容,只还是平常那些,知道她脚崴伤了,问及她的情况。乔楠又说了很多自己的心情,包括一模考试的感受,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大约是知道自己受伤,她把话说得幽默风趣,企图把她逗开心。
其实也不止是这个原因,这两个月来,苏青荷郁郁寡欢,乔楠也察觉了出来,甚至这两个月来,乔楠写了几十封信,而苏青荷只回了一半都不到。
这样的反常,不止乔楠,就连陈郁微都察觉到了。
陈郁微见她把信纸折叠起来放进信封,又将信封塞进包里,知道她是又不回信了。
她觉得有些反常,小心地开口试探说:“荷荷,你要不给乔楠回封信吧,我看她这两天心情也不太好,昨天还向我打听,你这段时间怎么了。”
纵然再隐瞒,可亲近的人却能够有这样的能力,能在一言一句里就察觉出对方的情绪。乔楠或许不知道苏青荷发生了什么,可却感受得到,苏青荷有心事,不开心。
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因为去年父亲去世,可只有乔楠隐约明白,事情只在这两个月间,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苏青荷还是没有给乔楠回信,她不是不想,而是不知道说什么,所有的一切都太过混乱,一齐拍过来,拍得她几乎快要奔溃失去理智。她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又怕自己会在一个不经意间,将所有的不堪和恐惧,都摊在了乔楠的面前。
连自己都没有能力承受的事情,她又怎么敢对乔楠宣之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