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不老春的比喻意义 > 生路(第2页)

生路(第2页)

一共三样菜——一盘子昨天的折箩菜,一盘子菠菜,一碟子没油干煸的盐黄豆。

饭桌上,细姑跟一家人通了姓名,“我叫王细姑,粗细那个细,娘家里我最小,所以叫这名字,二十六了,娘家在隔壁廉州下面连水县,爹娘死的早,家里就只剩一对哥嫂。”

“那可有点远!”老婆婆道。

细姑笑道:“是远着呢,二三百里,走着去要几天!”

“那我叫你王大姐吧!”白寡妇在一旁给最小的女儿喂饭,“我叫白霜,我婆婆姓郑。”郑婆子点点头。

“还有我!还有我!我叫李果!果子的果!这是我妹妹,她叫李叶儿,树上那个叶子!”五六岁的男孩儿最是调皮,爱惹人关注,白霜的二儿子听见大人说话立刻也向客人介绍起了自己。

李树夹起一块肉塞得弟弟嘴里,“吃你的吧!”又看看细姑,仿佛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白霜夹起一块肉就要放到细姑碗里,“还是你家肉菜,你不要嫌弃,多吃点!”

细姑赶紧把碗撤到怀里,用胳膊挡住了白霜的热情,“不用!不用!我刚才在那边山上李家的酒肆里出来,吃过了,可吃不下这一些!”

白霜家里艰难,上有老下有下,中间又没有丈夫,一家子怕是难得能吃上肉,况且孩子还在长身体。

细姑拒绝的很坚定,“不信,你问问你家小树!”

李树看看细姑,又看看他娘,点点头。

白霜只好把肉喂给了小女儿,她自己也是一口也舍不得吃的。

菠菜只焯水滴了几滴油,看起来绿油油的,甚是好看,滋味也不错。还有干炒出来的盐豆子,嘎嘣脆,干香干香的。

细姑就着这两样菜,吃了一碗杂粮碎米煮的稠粥。

“白家妹子,你是怎么知道刘春根那几个今天要卖了我?”饭后,细姑喝粗茶问白霜道。

白霜在收拾桌碗,“是小树!他去路边小便,遇到了那几个,听到他们说这话!”

这地方人家,也分家风好和不好的。

细姑被这几个盯上要卖掉,一个是刘家这些人心术不正,另一个就是王细姑和刘洪没有孩子,娘家也隔得远。

她知道自己真被卖到山里去,怕是一辈子也出不来,外面自然也不会有人给她出头。

白寡妇母子当真是她的救命恩人。

喝过茶,细姑就要告别,郑婆子和白霜还想留她过夜,叫细姑拒绝了。

“我在宁州府有个好姐妹,在城里给人家做事,我这就去城里投奔她,也找个事做。等我安顿下来,就托人给你们带个信儿!”细姑撒了个谎。

她不愿留在乡下,也不想去投奔王细姑的哥嫂,只能往大一点的城里去。而且在王细姑的记忆里,她知道宁州府离这儿不算远,现在时候还早,早点出发说不定天黑的时候就能赶到。

白霜眼看留她不住,也只得道:“大姐,我也留不住你,你出了我这门,往东走个几里,有个丁字路,丁字路往南,沿着大路一直走。遇到有车要载你的,不要舍不得几个铜钱,搭了车能早点到城里去。”

随即又叫来大儿子,“小树!你大娘不认识我们这儿的路,你把大娘送到丁字路口再回来!”

“我也要去送大娘!”二儿子李果跳了出来。

李树立刻拒绝,“不要!你一会儿又喊累,还得要我背!”

白霜拦住了要作妖的二儿子。

细姑告别白霜一家子,跟李树往丁字路口去了。

另一边,李家酒肆。

刘春根几人又喝了一会儿酒,却还不见细姑回来,几个对视一眼,忍不住嘀咕:“这人怎么还没回来?”

越想越不对劲,几人立刻放下碗中的酒,“店家!刚才那妇人呢?”

老头子正在打酒,掀起眼皮子看了几人一眼,给了个眼神,“后面茅房!”

刘春根冲出后门,只见后门茅房空空,哪里还有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