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少年夫妻老来伴的感悟 > 第 1 章(第1页)

第 1 章(第1页)

月尾是秦老太太的寿辰,秦挽知提前向谢清匀确认当日是否空暇。

只是到了寿辰日,他还是缺了席。

准备出发的前半个时辰,一份皇宫里的召令匆匆而至。谢清匀低眉与她致歉,秦挽知自然无法怪罪,命人另套一辆马车。

寿宴上,无人问谢清匀为何没来,所有人都默认这位丞相大人公务繁忙,不能赶至实属正常,情有可原。

此等情状,若是搁在两年前将大相径庭,不及次日,秦挽知和谢清匀夫妻关系破裂、秦家女下堂的言论就会甚嚣尘上。

然而,两年前的今日是空前的盛大排场——秦老太太逢七十大寿,前不久位列百官之首的谢丞相为其大办了一场,京中多数勋贵世族送来祝贺。又过不久,秦挽知一品夫人的诰命文书下了来,秦家在那一年风光无两。

银发矍铄的秦老太太慈容善目,耳闻秦挽知为夫解释原由,不觉笑纹加深。

能有这门和世族谢家的亲事着实长脸,且她这孙女儿争气,端庄娴雅,德名在外,获封一品诰命,谁提了不夸一句秦家家风清正,教子有方,使得秦家挣了许多清名。

至于那些酸倒牙的流言,只当增味调剂来了。

眼尾笑意绵延不尽,秦老太太蔼声复道:“国事要紧,当以国事为重。”

四下附和声起,轻轻揭过这茬,转而是接连的祝寿,一派喜庆热闹。

老太太年岁高,身子撑不起长时候便感乏累,因而这场寿宴结束得早。

难得回秦府,宴后秦挽知留下,与母亲陶氏在内室闲话。

她心里惦念着秦母月前的头晕之症:“阿娘,最近头疾可有好转?”

晕沉的脑袋如今轻快,秦母脸上泛了笑:“好多了,还得多亏仲麟费心思请了宋太医,你要替我多答谢他。他官职在身,政事繁重,虽十数年,你为人妻者不能懈怠,须得体贴合度……”

往日说得多,这一下也顺着脱口而出,半道突地停下来。秦母看了眼这些年与她愈发寡言的长女,面容淡静不显情绪,每每这时就是如此,多年如一,让人瞧不出在想什么。

秦母肚里叹了声气,摆手道:“罢了,你们两口的事,娘相信你有分寸。”

秦挽知眼睫轻动,不自觉绷紧的背脊松了松。十几年,她听了太多母亲的吩咐和叮嘱,让她牢记和谢清匀的门第之差,让她临深履薄,苦心经营这段阴差阳错、不那么相配的婚姻……不知何时变得煎熬异常,听得心神麻木,滋味难解。

自她封了诰命,秦母似乎总算将心放下,在她面前敛了这些话,甚少再提。但习惯哪里容易改,像今日这样突然谈及又戛然而止已不是一次两次,秦挽知知母亲并非刻意,也无意延续这话头,如往昔顺声应道:“我知晓的。”

母女二人皆静了一息,显得廊子里或急或缓的脚踏声越发清晰,后头紧跟一声着急:“二姑奶奶,您仔细脚下!”

秦玥知一袭茜色裙衫,由丫鬟扶着,未至门前,门已大开,秦母跨出门瞧见了风风火火的来人,两眉微蹙:“快要做娘的人了,怎就学不会稳当!”

话中嗔怪不足,秦玥知嬉笑着扶上母亲递来的手,向秦母肩处歪了歪头,拖长尾音叫了声:“娘。”

秦母拿指戳了戳小女的额头,说得无奈又几分宠溺:“你何时能教人省心呦。”

秦玥知笑得眼弯,晃着秦母胳膊撒娇一声,抬眼看到许久不见的长姐,脸上格外开心,叫了声阿姐,说道:“方才过院子正巧遇到了大嫂,领着徽姐儿去了花园。”

“投壶射箭去了。”秦挽知语带笑意。家里的小辈聚在花园中投壶,五岁的谢灵徽在屋里待不住,跟去凑热闹。

“听娘说你近日胃口不好,细瞧着是消减了几分,这两日在家中可感觉好了点?”

“好多了,家里的饭菜合我口味,阿娘已让人抄了份菜谱,回去我就命家里的厨房照着做。”

这一胎颇为煎熬,六个月都时不时还在害喜,秦玥知坐在软榻上皱起脸,无不羡慕:“还是言哥儿和徽姐儿乖巧。当初阿姐随姐夫丁忧回老家,路途遥远,舟车劳顿的,幸好言哥儿懂得心疼娘亲,在肚子里乖乖的不闹人。我这个倒好,还没有出来就像个混世魔王,净来折腾我这个娘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