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少年夫妻老来伴的感悟 > 第 19 章(第1页)

第 19 章(第1页)

谢灵徽的武学启蒙师傅是位曾在江南第一镖局走过镖的女镖师,名叫闳缨,由忠勇伯推荐给谢清匀,这日一人一包袱牵着一匹马到了谢府门前。

谢灵徽第一眼就喜欢上一身劲衣的师傅,随手挽个剑花更是挪不开眼,自此谢灵徽每日天边朝阳升起时分,在后园梧桐树下跟着闳缨师傅学习舞剑。

翌日,院里的动静吸引了二房,最后拉着二房里的几个孩子过来同练,说着:“不如让这几个皮猴也跟着学学练练,权当强身健体了。”对于突然多出的弟子闳缨没有异言,秦挽知吩咐账房以后每月给闳缨双倍的束脩。

由此,对于五日后迎接舅公之事,秦挽知就令谢灵徽留在府中学武不用跟去。

在往日,这般不用背书习字的机会,谢灵徽多是会扯着爹娘的衣袖撒娇求一求,现时略一犹豫,便也爽快接受了。

前一日晚上,谢灵徽到澄观院,秦挽知正在汤沐,谢灵徽在室内转了一圈,左右不见谢清匀,问下人:“爹爹呢?”

“大爷在慎思堂。”

谢灵徽圆葡萄似的眼睛提溜转,转身提着裙摆,健步如飞,一路小跑穿过垂花门,推开了慎思堂的门。

“爹爹。”

闻声,伏案疾书的谢清匀放下笔,谢灵徽已经凑到桌案前,手掌按在紫檀木边上,细细看,额间还沁处点儿薄汗。

“明日我不跟着去了。”

谢清匀颔首,这事早就商量好的:“你自己好生在家中。”

她举着小脸,委以重任:“我不在,爹爹你可要保护好阿娘啊。”

这情景,活脱似两年前,父女俩交换秘密一般。

那时谢清匀奉旨离京公干数月。临行前也是这样,前不久立志要做女侠的谢灵徽握着她那柄桃木短剑,父女二人说了好一阵悄悄话。最后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挺直尚且单薄的身板,小手把胸口拍得咚咚响,领下任务:“好,保证完成任务!”

时光流转,当下的谢清匀微微一顿,随即眉眼柔和愈甚,摸了摸女儿的脑袋瓜,温声道:“知道了。”

到了舅公一家到达京城那日。天光尚未透亮,府中已是人影攒动。谢清匀一早便起身,敦促小厮将备好的贺礼一一搬至套好的马车中。

朱漆描金的礼盒堆了大半个马车,绫罗绸缎、官窑瓷皿在晨曦中泛着温润的光。

出乎意料的,婆母王氏今日同样出门,说是在屋里待得全身骨头都要生锈,收了帖子去个宴会,和几个姐妹聚一聚,不用他们费心。

送走了王氏,秦挽知和谢清匀不久也出发,车轮缓缓向秦府驶去——先去秦家会合,再一块前往舅公的府宅。

谢清匀备的礼格外丰厚,秦挽知透过推开的半扇车窗,瞥见后头那辆车上堆积如山的礼盒,甚至觉得过于隆重了。

他似看出所想,道:“多备些,总不至失礼。”

车帘轻晃,车内静了两息。他却忽然问起那在厚礼中显得格格不入的两箱螃蟹。青壳上还沾着未干的水渍,用草绳捆得结实,尤为新鲜质好。

话问得平淡,不知怎地却莫名有种这事交给他来办,礼物备得这样多,到头还要她再补上些许,仿佛他没办好这份差似的奇怪之感。

秦挽知觉得是自己感觉错了,但也如实相告:“昨天府中进了蟹,想起舅婆和表舅也喜欢食蟹。如今正值蟹肥膏黄,便添些时令鲜物,一会儿去了用来佐酒最好不过。”

谢清匀不言语。

至秦府,朱门早已敞开,丫鬟婆子候在门前。

原是说好到了便一同前去周府,不料秦父秦母亲自迎出来,道是府上马车出了点问题,匠人正在加紧修缮,约莫还得等上一刻钟。

谢清匀闻言,立时派了长岳前去马厩帮忙。

秦母从上至下细致看了眼秦挽知,又似有若无瞥向谢清匀,只现在看见他多少不如往日自然,她不愿表现出来叫人瞧出,侧身让开半步,道:“时候还早,先进去歇歇脚,喝杯热茶。”

花厅内,秦父与谢清匀饮茶闲话,谈及为何不见大哥,方知他一早便去了舅公府上帮着打点。

“四娘,”秦母忽然放下茶盏,声音轻柔而清晰,“你随我进屋说说话可好?”

这话一出,叙话的两人都不觉停了杯,向这边望来。

越窑茶盏捏在手中,秦父眉头皱起,“什么话不能在这里说的?别说太久,眼看就要出发,莫要耽搁了行程。”

秦母唇瓣动了动,终是将话咽了回去,闷声中带着些许不耐烦:“知道了,我娘俩还不能说话了不成?不过说上几句,误不了时辰。”

她又看向秦挽知,目光中几许殷切,看得秦挽知微微躲开视线,起身跟着秦母往屋里去。

“四娘你和……仲麟,你们……”

秦母断断续续,有所顾虑,不敢说全问满。

适才,秦挽知隐隐觉得父亲和母亲之间不太对劲,藏着不快,似有矛盾,时间巧合,不免疑心是因为自己所致。

秦挽知一如前两次给出的回复:“阿娘,纳妾的事子虚乌有,您和爹放宽心,不要再为此劳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