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他就被压了一头。
不,又何止是一开始?从头到尾,那二人的修为一个赛一个的攀升,真是不公平。
他望向手中符纸,自嘲地哼了一声。
有道是,剑尊首徒都要被他二人压一头。
想到这,他的心情似乎又莫名的好了,好像找到了某种慰藉。
在不远处,令玄未和潭娇娇作为玉剑派唯二的天骄正在商讨着什么。
这次出行,李飞鸿甚至连他的首徒顾期洲都未能参选,特意将两个名额给了这两个新弟子。
提到顾期洲,这人剑术卓绝,入宗二十年修为已达元婴,是同届辈中姣姣之首,在宗内剑术更是仅次于赤连湛。
不过,这并不是他与赤连湛能够并提的意思,只是赤连湛的造诣在剑修中已是断层般的绝顶,除他之外,再无旁人可及。
剩下的,就比如顾期洲这种,放到大陆其实已经算是响当当的顶流了。
只是这人英年早逝,就死在这几年,在外执行任务时遇害,之后就下落不明了。
其实池舜更觉得是原文作者墨水不够用,不小心设计了一个天资在主角之上的同门,之后又不知道怎么处理,懒得花费脑细胞设计,索性一笔随便带过给写死了。
作者本意应当只是想表达赤连湛的修为顶尖,其下要相差一大截,宗内也不可能没什么天才,才设计了几个。
其中,赤连湛的角色设计,也就是了为了偶尔能让令玄未获得启发而已。旁的不重要的角色,带过了就合理安排去世即可,简单粗暴得很,包括最后就连赤连湛也只是随便找了理由,比如飞升失败就死了。
到了合理的时候,令玄未要成为玉剑派首徒,顾期洲自然而然就要在完全没有出过场的情况下“杀青”。
几乎所有人的出现,哪怕是原文中随意提及的一个名字,都在从各个角度给主角铺路,将主角推崇到新的高度。
这也正是种马爽文的核心。
想到这,池舜将视线偷偷落在赤连湛身上,这个在作者笔下,额外被垂青了几笔的角色。
对方出尘绝世的设定已是无敌路,偏偏救自己于水火,成了自己的恩师。
在池舜心中,这等恩情决计是无以为报的。
赤连湛这个角色,也注定会为令玄未而死,他将来会是令玄未突破桎梏时的最佳助力,他对剑术的了解已经超凡脱俗,届时在令玄未陷入瓶颈不得自拔时,赤连湛最后一次帮令玄未指点迷津后,就会有所感悟。
他会认为自己就要羽化飞升,会非常认真对待此事,交代宗内长老事宜,更是小心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倾囊记下,留在卷轴中送给令玄未。
然后死于雷劫。
本以为飞升上界交代事宜留下福祉后,会是无上境界,却弄巧成拙变成了交代后事留下遗书……
池舜定了定心神。
所以,他杀令玄未,其实也在救更多为令玄未而死的人。
他想救自己的恩师,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