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黄门火急火燎地跑到闻棠面前,告知陛下召他回去。
随后又似是提示,说陛下对她上奏的奏疏很感兴趣。
闻棠:……
闻棠像被吸干了精气一样,一脸生无可恋地跟着这名小黄门回到宣室殿。
好在刘彻还没太不当人,给她传了一顿午食,用来填饱肚子,补充精力。
毕竟他也是从这个年龄过来的,知道十四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还有就是,吃饱了才有足够的精力和他商谈政事嘛。
闻棠:刘彻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老贴心了?t
又是熟悉的面对面跽坐,幸亏闻棠这次学聪明了,知道在膝盖上绑两只“跪的容易”,否则就算有凭几,她这小身板也遭受不住啊。
刘彻打开闻棠奏疏,放到中间书案上,他现在的眼睛可比朝会时亮许多:“闻卿,将你奏疏上所写的新农具和代田法同朕细细讲来。”
闻棠:狄山,你不是反驳我误了春耕吗!现在我又上书了能提高百姓劳作效率的新农具,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喷子开麦!
赌约
闻棠先对刘彻讲自己画在丝帛上的新农具。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闻棠的画技得到很大提升,这一点从她刚穿越过来时画的第一张地图和现在面前案上这两张图纸就能体现出来,线条更直,比例更准。
“禀陛下,此物名为筒车,是一种可以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
筒车这东西最早的记载是在隋朝,它的构造很简单,大致向摩天轮一样,每条辐上固定一枚水筒,前仰后俯,利用重力转轮而上,根据水的流量多少或增或减水筒的数量。
在汉朝,除了郑国渠或都江堰这种大型水利工程可以通过拦截河水,引水灌溉,平时百姓田间地头所用的灌溉方法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汲水工具,叫做桔槔,需要人力参与,很耗费力气和时间。
虽然筒车也是竹、木所制,可一架筒车少则可以灌田地百十亩,多则可以灌溉二三百亩,可比桔槔的效率要高的多。
闻棠:“除了灌溉,筒车还有另一作用,这个作用和第二件农具相互配合。”
闻棠提笔,在筒车的图纸上又加了几笔,随后故意停顿片刻,没有说话。
刘彻以为她是在脑海中组织语言,实际闻棠是故意卖了个关子,想要将刘彻的好奇心勾到最大。
结果就是,刘彻现在想要知道这筒车有何作用时的急切心情可不比当初他询问闻棠仙宫之中是何模样时要弱多少。
“遇到天气晴朗时,可以在将水轮边缘上的水筒连上磨,用水流产生的动力来舂米去壳,随后再将舂好之后的米送入风扇车中去掉壳、灰糠及瘪粒等杂物,能比之前正常舂米剩下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汉朝收获粮食后需要人工加工,有一种名为“舂”的刑罚就是让女犯人去舂米,把粮食放到一个大型石臼中,用木槌使劲捶打,使粮食和糠麸分开,历史上刘邦死后,吕后惩罚戚夫人的方式就是将她赶到永巷去舂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