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八零年代女工 > 第 10 章(第2页)

第 10 章(第2页)

她的钱已经为他们花的够多了,可怜的老三下乡五年,谁又心疼过他们妹妹。

她男人说话也不好使,房子是以她的名义申请的,他把工作让给了老大没工资自个儿都还得靠她。

闹,行!

有能耐自个儿出去住,一分钱不用交。

就这样崔大姐强行镇压了矛盾不断的家庭。

张月英听崔大姐说起的时候明显能感受到她的状态恢复了,都有心气儿重操旧业了。

返城知青的问题主集中在工作、住房两方面,工作只能等,僧多粥少的,知青办啥时候去都是乌泱泱的人,知青办的工作也苦恼也没有办法,他们受的是夹板气,上头领导催成绩,知青催工作。

住房方面倒是能琢磨一二,家里知青是女孩儿的心里活络起来,只要嫁出去,既不用再操心女儿的工作问题,又能缓解释住房压力。

两全其美,一时间崔大姐成了车间的香饽饽,还有人给她塞东西希望她能给自家孩子介绍个好的。

连远在机械厂上班儿的江禾都被盯上了,隔壁二车间有个女工悄悄找上张月英表示看上了江禾,她家小子比江禾小,吃点亏,婚后江禾只需要在家带孩子享福。

张月英似笑非笑:“那小禾的工作怎么办?”

“当然是大超顶!”女工嘴比脑子快秃噜出来,找补道:“不上班儿在家享清福多少人盼都盼不来。”

瞅她这副算计的蠢样子张月英一下来了火,张口就骂:“瞅你着窝瓜脸罗圈儿腿我就恶心,就你家那盲流子半道辍学搁家里蹲了小半年儿,跟你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瞅着还没扫把高,不上班那么好,你咋不去人事科打报告,整天心思不放在工作上只知道算计人,啊呸!”

脸皮被撕开,窝瓜脸女工也嗷嗷叫,全被张月英顶回去,等她发挥得差不多了,众人看够了热闹,这才装模作样上来拉架。

经此一战,还有这心思的都在掂量自家够不够张月英看。

厂里活儿不重,张月英一半儿的心思放在了高二毕业班的一双儿女身上。

她自己学历低读书少,又没生过孩子管过孩子,来到这儿后摸着石头过河。

她希望孩子们好,学习方面不能提供帮助就只能做好后勤保障。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何况两个半大孩子,经过繁重的脑力劳动之后,江苗的胃口一点不输江粟,一家四口的定量压根儿不够。

江禾知道家里不宽裕,主动提出工资钱票全部上交,张月英不肯要这么多,没能在工作上帮江禾她心里就够难受的了,还要她拿钱养弟弟妹妹像什么话。

张月英做不出来这种事,她自己年少辍学打工受够了养家的苦,自然不会再让她的孩子受。

一个硬要给,一个非不要,母女俩拉锯最后商量工资交一半儿,各种票证全给。

钱到手张月英只象征性抽出5块当作江禾的伙食费,剩下赞起来给江禾当嫁妆,她有工资一个月49块5,只差临门一脚就能迈上50块,还捏着从未谋面的死鬼男人的抚恤金,生活完全不是问题。

难就难在有钱也买不着东西。

从前有鸽子市儿,取缔后黑市顶上,两者性质完全不同,张月英不敢冒险,只能想办法直接从农民手里买粮食。

琢磨几天她忽然想到王盼弟不就是从农村嫁进城里,她打起主意又有点犹豫,满院子都知道王盼弟是李强的应声虫就怕他使坏。

最后是崔大姐看出了她的心不在焉,想着做媒人的人脉广路子多,张月英就把苦水倒给她。

没想到脱胎换骨崔大姐轻蔑一笑:“我当时什么大事儿!”

她抬手手就解决了困扰张月英多日的问题,给她弄来了40斤苞米面和20斤白面,还问她要不要鸡蛋。

要!哪能不要,她正琢磨着从哪儿能弄点好东西给晚上学到九十点的兄妹俩补补身体呢。

她大手一挥:“来一百个。”

当她开鸡蛋银行呢!崔大姐嘴角抽搐,最后只给弄来50个。

当然不白帮忙,张月英本想给两块的中介费,也就是购买额的二十分之一,她自认这么做是顶顶厚道了。

但是崔大姐另有所求,六月份她家老三过二十五的生日,她见过张月英给江苗做的布拉吉,这回就想让张月英给她女儿做一件。

张月英一口应下,她有缝纫机,也就两个晚上的事儿,省下2块钱干啥不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