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南枝作者 > 谷雨三(第1页)

谷雨三(第1页)

常嬷嬷领着裴冶穿过几重寂静的庭院,走向那座独立的、青砖灰瓦的三层小楼。越靠近,裴冶的心跳得越快。那不仅是出于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更夹杂着一种踏入禁地的、微妙的忐忑与兴奋。

藏书楼门前并无重兵把守,只一把沉重的铜锁挂在门上,透着不言自威的肃穆。常嬷嬷取出一把黄铜钥匙,插入锁孔,转动时发出“咔哒”一声脆响,在寂静的庭院里格外清晰。

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淡淡墨香和细微尘埃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并不难闻,反而有种沉淀了岁月的宁静感。

裴冶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迈过高高的门槛。

楼内光线略显昏暗,只有几扇高窗投入稀疏的天光,照亮空气中浮动的细微尘粒。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顶天立地的深色木质书架,整齐肃穆,如同沉默的士兵,排列得密密麻麻,上面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卷轴。有的书脊华丽,烫金字体熠熠生辉;有的则朴素无华,甚至边角磨损,显是时常被翻阅。

空间远比他从外面看起来要宏大,寂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

“公子,大人吩咐了,您只能在一楼这排书架挑选,”常嬷嬷低声指引,指着靠近门口的一排书架,“这些多是些地理杂记、风物志异、话本传奇之类的闲书。二楼三楼是兵法典籍和机要文书,万万去不得。”

裴冶连忙点头,却早已被眼前浩瀚的书海吸引。他像是掉进了米缸的小老鼠,一时竟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老奴就在门外候着,公子慢慢挑,若有吩咐唤一声便是。”常嬷嬷说完,便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留给他一片安静的天地。

裴冶独自站在巨大的书架前,仰头望着那些排列得密密麻麻的书籍,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渺小。人类的世界,原来有这么多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开始小心翼翼地沿着书架慢慢走动。手指轻轻拂过那些或光滑或粗糙的书脊,目光贪婪地扫过上面的书名。

《山海异闻录》、《百工技艺》、《南行漫记》、《洛都岁时记》……一个个书名跳入眼帘,大多是他能看懂的字,组合在一起却指向他完全未知的世界。

他抽出一本《南行漫记》,翻开。里面不仅有文字,还配有粗糙但生动的插图——奇特的吊脚楼、戴着繁复银饰的异族女子、从未见过的硕大水果……他看得入了迷,一页页翻下去,几乎忘记了时间。

又找到一本《百工技艺》,里面详细描绘了织布、冶铁、制瓷等各种手艺流程,图文并茂。他虽然看不太懂那些复杂的工艺原理,却被人类双手创造出的精巧所深深吸引。

他还发现了一些装帧精美的话本小说,书名取得旖旎动人。他好奇地抽出一本《柳毅传书》,翻开读了几行,立刻被那曲折的情节和文绉绉的对白吸引住了,虽然有些词句还半懂不懂,但并不妨碍他沉浸到那个龙女与书生的故事里去。

他完全沉醉在了这片知识的海洋里,忘记了紧张,忘记了身份,忘记了时间。时而因看到有趣的记载而抿嘴轻笑,时而因不解其意而蹙眉沉思。那对白色的狐耳随着他专注的情绪微微转动着,尾巴也轻轻地在身后摆动,扫起地面上细微的尘埃。

不知不觉,他怀里已经抱了厚厚一摞书,几乎要拿不动。

直到常嬷嬷在外面轻轻叩门提醒,裴冶才猛然惊觉,竟已过去了小半个时辰。他慌忙将挑选好的几本书籍整理好,最后又万分不舍地看了一眼那浩瀚的书架,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出去。

常嬷嬷看着他怀里那摞快比他下巴还高的书,忍不住笑道:“公子倒是好眼光,这些闲书最是有趣。一次看不完,下次再来便是。”

裴冶眼睛一亮:“还可以再来吗?”

“大人既允了您来,自然是可以的。”常嬷嬷替他接过一部分书,锁好楼门。

裴冶抱紧怀里的书,像是抱住了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藏,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回去的路上,他的脚步轻快得几乎要蹦起来,银发在阳光下跳跃着细碎的光泽。

自那以后,藏书楼便成了裴冶最大的乐趣所在。

只要萧烬不在府中或无需他陪伴,他便会央求常嬷嬷带他去藏书楼待上一两个时辰。他不再局限于最初那排书架,渐渐胆子大些,也会在常嬷嬷默许的范围内,探索其他书架的“边缘地带”,总能发现新的惊喜。

他读山川地理,知道了世界之大,远不止青丘和洛都;读风物志异,了解了各族习俗、奇珍异兽,甚至找到了一些关于狐族零星的、被人类记录下来的传说,虽然有些记载谬误百出,让他看得哭笑不得;读话本传奇,为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或喜或悲,情感变得愈发细腻。

大量的阅读极大地拓宽了他的眼界,也加速了他识字的进程。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不再总是急于求助,而是先尝试根据上下文猜测,实在猜不出,便记下来,集中询问萧烬或常嬷嬷。

他的问题,也开始不再局限于“这个字念什么”,而会变成:“大人,‘漕运’为何如此重要?”

“嬷嬷,书上说南方有种虫子吐的丝能做成‘云锦’,真的像云霞一样漂亮吗?”

“大人,《刺客列传》里那位豫让,为何一定要为智伯报仇?‘国土待我,国土报之’……‘国土’是怎样的恩情?”

他的问题变得具体,带着思考的痕迹。有时甚至会鼓起勇气,对书中的记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虽然声音总是小小的,带着试探性的语气。

萧烬通常仍是言简意赅地回答,但偶尔,当裴冶的问题恰好触及他知晓或感兴趣的领域时,他也会难得地多说几句。譬如谈到漕运,他便冷声道:“维系京城命脉,无可替代。”寥寥数字,却让裴冶瞬间明白了其重要性。谈到用兵,他更是能一针见血地点出某场著名战役的关键所在,其犀利精准的见解,常让裴冶听得似懂非懂,却又心生震撼。

裴冶像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吸收着一切能接触到的知识。他的谈吐依旧带着少年人的青涩,但言语间明显褪去了许多最初的懵懂和怯懦,多了几分灵动的慧黠。

他甚至开始偷偷模仿萧烬批阅文书时的坐姿和神态——虽然只是形似,毫无其神韵——自己拿了笔墨和废弃的纸张,假装在“处理公务”,在上面歪歪扭扭地练习刚学会的字,或者画一些书中看到的有趣图案。

这一切变化,萧烬都看在眼里。

他发现这小狐狸越来越……不像个“玩意儿”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