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用过午膳,便有侍卫来报,大皇子和二皇子已经到了山脚下,正一路参拜上山。
太后闻言点头笑道:“这两个小子虽年纪不大,向来都很懂事孝顺,是皇帝教得好。”
双芸见王爷和公主没有一个吱声的,忙附和着奉承了太后几句。
楚珩起身道:“母亲,我去前头迎两位殿下。”
楚珩是亲王还是长辈,但,谁让皇子是皇帝的儿子,天生高人一等,且他们还是代表皇帝过来,楚珩不好干巴巴坐这儿等着人上来。
总得表个态。
小的一双儿女连附和老母亲两句都不愿意,这让太后心里不大高兴,一个从不看人脸色,一个惯会装傻充愣。
大的那一双呢,倒是比小的好些,到底也有让太后不高兴的地方。
儿女都是债啊。
太后摆摆手,道:“去罢,你们都去。”
永康和黛玉也只得站起来,同楚珩一起行礼告退。
他们才出了门,太后就捂着额头叹道:“一个个的,都这么大了,全不让哀家省心。”
双芸忙抬手给太后揉着,口内道:“所谓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奴婢斗胆,到底是太后太宠着孩子们的缘故,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己各自干自己的事去。”
太后叹了一口气,道:“哀家怎么能放心……”
双芸觑着太后的神色,暗暗也叹了口气,太后哪里是不放心,她分明是要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她的掌控之内。
从年轻时到这么大岁数,太后的脾气从没变过。
瞧着大皇子和二皇子一年年大了,双芸心里时常很是担忧,然而,太后自问用心良苦,她再是近身伺候了多少年的女官,到底不能左右性格强硬的主子。
外边永康边走边抱怨道:“怎么又扯上我跟林姐姐了,五哥,都是你乱说话!”
楚珩道:“分明是你先不说话,才被赶出来的。”
“你不也没说话!”永康不满道。
楚珩淡淡道:“所以我也被赶出来了。”
永康噘嘴:“没意思,母亲分明不是真心夸他们两个,还让我们违心跟着夸,真没意思。”
楚珩道:“难道你没说过违心的话?”
永康:“……”
永康挽住黛玉的手,哀叹道:“林姐姐,你看,皇家就是这样的,从小就是满嘴谎言,还说是什么礼数规矩,以后你也要受这个委屈了。”
黛玉无奈地笑笑,何止是皇家,人在何处,到底都得顺应时局说些言不由衷的话。
楚珩敲敲永康的头,道:“回去抄一遍《礼记》交给我。”
永康一脑袋问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