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麓听到这句话以后,恨不得立即开响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枪。
她才刚从上一个医闹中逃脱出来,就又碰上了更重量级的医闹,老天爷冲业绩也不能逮着同一个人薅啊。
冯麓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她把过了宫里所有皇族的脉象,无一例外全是“气不摄血证”,以及在不同部位拥有或多或少的血色纹路。
这个病跟HHT很像,又有点区别,所以冯麓姑且将这个顽疾命名为“血纹症”。她开始不眠不休地在密阁翻阅医书,但是成果寥寥,前人总结出的方剂都不适用于血纹症这个诡异复杂的证候。
现如今距离“玄武门之变”已经过了百年有余,和李氏通婚的人估计已经遍布长安乃至全唐了,若是不早日找到解决之法,因此病症丧命的人会越来越多。
“保持冷静,陆知晓,你可是学了十七年医的人。”冯麓敲了敲自己的脑袋,强迫自己打起精神继续思考。
想到这里,冯麓突然福至心灵似的,按照记忆把脑海里那个方剂赶紧写下,生怕突然忘记了。
“还好,”她垂眸满意地点点头,“书籍只截止到隋唐,但我的记忆不是。”
这个方剂看上去是最可能调和血纹症的配伍方法了,但冯麓对此并没有把握,新病对新方,一旦出了差错那就是给李麒殉葬的下场。
此时,高公公来密阁询问冯麓的进度,她决定把自己心里的计划说出来试一试。
早朝未散,紫宸殿正站满了大臣,几十双眼睛刹那间齐齐回望将冯麓从头到脚扫了个遍,让她差点连门都没敢踏进去。
“冯小医师,你已经找到解咒的药方了?”此话一出,冯麓身后冒出一阵交头接耳的议论声。
冯麓咽了口口水,稳定心神后回答:“秉陛下,暂且找到了。”
“‘暂且’是何意?”
“陛下,此方乃民女根据血纹症的特征配伍而成的新方,在呈上御用之前,民女请求进行民间方剂尝验。”冯麓跪下,一字一句地说着自己的计划。
“那将药让尚药局的监官尝验便可。”李麒在帷幕后坐起身来说道。
“若一方新药只拿给监官尝验却不在血纹症病患身上验明,那民女如何得知此药能不能给陛下解咒,又会不会导致陛下病情加重?”
“依你所言,朕还需要等多久?”
冯麓回答:“回陛下,至少一年半。”
此话一落,李麒陷入了沉默。一旁的中书令苏炀看着这情形,提高了音量开口:“陛下,微臣认为此女不可信。”
苏炀一石激起千层浪,殿中不少官员都持反对意见,甚至上升到了对冯麓的人身攻击。
“陛下,此前呈上御药的确需要常验,但从未需要如此长的时间,这让微臣不得不怀疑这江湖郎中的居心啊!”中书侍郎谢磐迎合苏炀说道。
冯麓面对一群比她大了不知道几轮岁数的陌生男人,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话语越发坚定:“这位大人,民女只有不遗余力救治陛下才能求得一命,有何动机害陛下?”
苏炀再次接过话头,继续道:“陛下,袁太医行医三十年,微臣认为他相对更稳妥些。至于这个江湖郎中嘛,廷杖打发即可,各位大人应该没有异议吧?”
“苏大人,下官有异议。”这是唯一一道与群臣相对的话语声,跪在地上的冯麓跟殿中其他人都齐齐转身看向声音的源头。
那男子穿着一袭浅绯色官袍站在人群中,丝毫不畏惧四周包围过来的眼神,淡淡地说道:“若太医署有法可解,也不至于让陛下承受多年痛苦,让袁太医诊治无非是顺从天命罢了。如今冯小医师是唯一可以替陛下解咒之人,苏大人您如此阻拦,是不希望陛下解除诅咒吗?”
“郑安沅,你胡诌什么!”
“众卿肃静,此事朕已有决断。”始终沉默不语的李麒终于出言制止了这场争执,“自今日起,冯麓任‘验方使’,负责新方试验一切事务,一年半后必须呈上御药。”
“高富,赐冯麓天金鱼符,见此鱼符如见朕本人。”他的声音变得更为虚弱,但话语的气势却丝毫不减。
居然真的答应了。冯麓默默地用余光看着李麒的背影,思绪万千。
现在,她和皇帝已经不单纯是医闹双方的关系,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这个‘李氏诅咒’。
注释及参考文献:
[1]ITP: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勾月,□□,朱叶。黄春江从脾论治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鼻出血经验介绍[J]。山西中医,2025,41(5):9-10。
[3]王永,黄志惠,孙海清。圣愈汤加味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25,38(6):137-140。
[4]《大雅·文王之什·旱麓》佚名。
[5]HHT: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6]王向东,范愈燕,伯铭羽。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诊断[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7):36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