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每天都要背着弓箭巡视一圈,并重点检查蓝莓苗有没有偷偷高过她,忙着呢。
进了屋,徐青君有些累,不想在厨房浪费时间,只去烧了壶水。
之前总觉得拥挤的小厨房,居然还挺空旷。
她拿出放了小半年的泡面,即将撕开时,想起宁简的叮嘱,忍不住嘟哝:
“小屁孩,真麻烦。”
却依然放弃泡面,拿出手机订餐。
这家小餐馆的味道一般,但整体条件是徐青君实地考察过后,最满意的。
等餐的时间里,徐青君什么也没做。
不把工作带进家,已经从宁简的絮叨,变成了她个人的小习惯。
之前那口浓茶果然提神,明明身体疲劳,大脑却清醒得很。
她懒惫地支着脑袋,百无聊赖打量屋内的环境。
这间屋原本的梦幻感,被生活的痕迹消磨得不伦不类:
蓁蓁还没拼完的战舰积木散在沙发上,故意遗漏的习题本塞在不起眼的缝隙里。
宁简的小猪耳机和她还没收拾的围巾挂在一起,他从小姥姥那继承来到毛线篮子正搁在茶几上。
这里不再是她初初步入时灰尘遍布的样子,生活气息很浓,已经是个合格的“家”了。
但此刻与那时,似乎也没多大不同。
没有家人的住处,又变回了“徐碧瑛买的什么破屋子”。
徐青君仰头向后靠,看到了蓁蓁出品的照片墙。
墙上的相纸换过一批又一批,最后挂着的,却是小孩新年里拍的照。
单人的,双人的,多人的。
谁都别想逃过蓁蓁大师的短炮。
等等。
其中一角似乎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徐青君凝神细瞧,原是张毛毛刺刺的彩纸。
有点眼熟。
是宁简风格狂放的窗花。
“哼,手艺真差啊,小宁。”
这里没有家人,那就去有家人的地方。
订的热餐送达,又冷却。
徐青君已经骑着心爱的小电驴上山去了。
和闷闷的铁皮车相比,她还是更喜欢这样与风同行的感觉,够自在。
恢复青春的徐翠翠坐不住,今儿带着小学生在林子外围找了一傍晚菌子,现在正在砂锅边严防死守,就怕小姑奶奶不知轻重,拿毒蘑菇坏了这锅鲜汤。
她这一手小鸡炖蘑菇,就是小禾苗那条刁钻舌头,也挑不出半点差错。
“它这么漂亮,真的真的不能吃吗?”
还未进门,徐青君就听见妹妹不死心地提问,徐翠翠语气无奈地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