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死了,买根冰棍儿去!”朋友带头去了路边的小超市。
郑意拿了根小布丁,拆开包装叼嘴里,看见姜好想踮着脚往冰柜里面探,想够最里面那种带巧克力脆皮的,他伸手越过她头顶,把那根雪糕找了出来,塞到她手里。
“谢谢郑意哥哥!”姜好想眉开眼笑。
“慢点吃,别滴得到处都是。”
路过一个街头艺人带着自己的小孩正在弹吉他唱歌,父子一起唱。姜好想听着歌,扯了扯郑意的衣角:“哥哥,你以后会不会也有自己的小孩啊?”
郑意低头看她:“啊?小孩?什么小孩?”
“就是像我弟弟那样的,你自己的小孩。”姜好想认真地问。
她想起爸爸有了弟弟之后的变化,心里有点莫名紧张。郑意被问得有点不知所措,敲了下她的脑袋:“你想什么呢!我才多大?小孩麻烦死了。”
旁边朋友听到了,凑过来:“你这养父当得可以啊,这就开始规划未来了?”
时间不早,大家该各自回家了。
“好想妹妹,下次再一起玩啊!”
“对啊,下次带你去溜冰!”
朋友们纷纷跟姜好想道别。姜好想也挥着手,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很开心地说:“谢谢。”
等朋友们都走远了,就剩下郑意和姜好想两个人站在路边等出租车。郑意低头,看着姜好想把雪糕最后那点脆皮吃掉,嘴角沾了一点巧克力,他伸手帮她擦掉。就像过去无数次那样。
出租车来了。郑意拉开车门,让姜好想先坐进去,自己才跟着坐进后排。车子启动,玩了一天的姜好想有些累了,脑袋慢慢靠在了郑意的肩膀上。郑意调整了一下坐姿,让她靠得更舒服点。
他拿出手机刷游戏资讯。过了一会儿,姜好想迷迷糊糊:“郑意哥哥。”
“嗯?”
“我们以后真的会一直在一起吗?”
像梦呓,似呢喃。
即使拥有了新的房间,有了向厉阿姨,有了郑意,过往那些记忆依然会在她放松警惕时突然袭来。
郑意看着窗外倒退的店铺,很多光芒在玻璃上流进流出,毫无痕迹。他回答那个一直是多久,那个在一起是什么形式。
“不然谁给你买雪糕?谁帮你打娃娃?”没头没尾的。
姜好想听到了。
——
嗖嗖的,姜好想在向厉家一住就是好几年,从那个会因为丢猫而发烧到进医院、被冤枉了就会离家出走的小朋友,长成了六年级的大朋友。
眉眼渐渐长开,性格也开朗了不少,虽然还是会敏感,但敏感是一种天赋,不必过于计较。敏感并不等同于怯懦。
姜成那边,生活却似乎越过越往回倒。儿子一天天长大,精力旺盛,调皮捣蛋,是个人嫌狗厌的年纪。王静把全部心思都扑在了儿子身上,对姜成不再像刚结婚时那般小心逢迎,生了孩子后身材也没能完全恢复,加上带孩子的辛劳,难免有些脾气。
姜成下班回家,面对的不是儿子的吵闹就是妻子的唠叨,家里乱糟糟,饭菜也常是凑合。他看着朋友圈里,那些同龄人晒出和贴心小棉袄女儿的温馨互动,女儿给爸爸捶背,说爸爸辛苦了,是爸爸的解语花。再对比自家这个鸡飞狗跳的现状,心里的烦躁就越攒越多。
他觉得这个家哪儿哪儿都不顺眼,不顺心!
周末,他看着王静又追着满屋子跑的儿子,忍不住开口:“我看,是不是得把好想接回来?她也大了,能帮着你看看弟弟。”
继母正被儿子气得头疼,没好气地说:“接回来?接回来谁管?我管一个都够呛!再说,她在向厉那儿不是待得挺好?你接回来了你自己管,别指望我。”
她对姜好想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只要不给她添麻烦就行。这话没答应,但也没拒绝。姜成自动理解为不反对就是同意。
当天晚上,他就迫不及待地给向厉发微信:“向厉,睡了吗?跟你商量个事。好想在你那儿也打扰好几年了,我看她现在也懂事了不少。我想着还是把她接回来吧,总住在你家也不是个事儿。”
手机这头,向厉看着消息。
姜成骨子里有点大男子主义,又容易被眼前情绪左右,这会儿想接女儿回去,多半不是因为多想孩子,而是自己那边过得不如意,想弥补内心的空虚,想借此敲打一下最近不够听话的妻子。
但向厉没有办法。姜好想是姜成的女儿,不是她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