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眼带笑意,像他十六七岁的时候,一笑仿佛冬天也满园花开盛满阳光?
陈柚觉得都不是,可能更多的是悔不当初吧。
如果她再次给他发消息说:【我急需一个结婚对象,想今天去结婚。我知道我很冲动,但我身边认识的男性,你是我唯一觉得合适,且不反感的。如果你愿意的话,下午两点半民政局见。不愿意的话,你把这条信息删了当做没看到就行,以后见面还是老朋友。】
他还能和原来一样回复她吗?
如果再来一次,他还会带着鲜花出现吗?
还是会把消息删了当做没看到?
而她如果真对他动心,他又会如何?
是让她的单线程变成双线程吗?还是把她的这条线给扯断,冷漠又无情地告诉她,这段婚姻只是为了完成父母所谓的“任务”。
陈柚知道自己又会陷入内耗的情绪里,或许是从小被否定得太多了,长大以后又见到了太多幸运,美满,能干的人,所以更容易将自己身份地位放得低。
遇到点天上馅饼砸她头上的好事,就觉得自己不配。
对周文清和她结婚也是如此。
在遇到周文清之前,陈柚就被迫接收了好多相亲对象,有时候蒋君兰会给她说哪家伯娘婶娘有个亲戚,多少岁还没结婚,人老好了,想介绍两人认识认识。
又或者是某某家儿子打工回来了,还没媳妇,感觉两人年龄相当。
有时候直接没有征得她同意就把她微信给了别人。
接收到好友申请的时候,陈柚没往这方面想,以为是客户,结果加了好友之后,她一句“您好”发出去,对方直接回复:【我是你婶娘介绍的相亲对象。】
因为蒋君兰催婚催得厉害,陈柚也觉得自己可以去尝试一下,努力摒弃对年龄,学历的要求去和对方聊天,但沟通下来确实是,无法继续。
不合适的人无法将就,家里有钱也好,人老实忠厚也罢,陈柚还是无法勉强自己去维系这样的婚姻,拒绝以后也免不了得到蒋君兰一通说教。
还有类似情景不胜枚举,时间久了,她差点也以为自己只配得上这样的人。
到最后,两人已经发展为每天吵架,陈柚要忙工作,又要忙于应对蒋君兰。
前半年担心自己真被迫卷入婚姻,身上没有存款傍身没有底气,又担心蒋君兰旧病复发需要钱。她每天拼命加班工作赚钱。
蒋君兰的催婚压力,工作的忙碌,对另一半没有自由选择权的不甘。这些无所穷尽的小事带来的内耗,迷茫反复啃噬她的心理防线,因此前半年她过得水深火热,苦不堪言。
后来经周慧介绍她小叔子相亲被放鸽子,重逢了周文清。
学历比她强,外貌条件优秀,家庭经济好,从两人少有的交谈来看,她给出的评价是很正常的男性。
当时回家她给闺蜜们说,两人一直表示直接拿下吧,对比别人介绍的歪瓜裂枣,这一个老同学简直是饕餮。
结婚这段时间也是一样,他太好了,好得她不敢过于奢想。
好得有时候也会去幻想一些冒泡泡的剧情,但理性也会告诉她,这样好的人,怎么会给她她所期望的爱情呢。
陈柚曾经看过心理学的书,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配得感”,大概意思是说人应该有一个信念,就是相信自己能得到这样的奖励,好处。同时这个概念也意味着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但陈柚知道自己,恰恰是个“配得感”很低的人。
陈柚带着叹气声出现在门口,苏柠已经吹干头发在护肤,见陈柚萎靡不振的模样,她打趣,“你怕不是装心动加速器了?这么纠结。”
“没有,才结婚几天啊哪来的心动。”陈柚倚靠在门上,“我还是感觉我结婚冲动了。”
苏柠开玩笑:“那你改天去离了。”
陈柚一噎,“那他多无辜,又没做错啥,突然变二婚了。”
因为了解她内耗的性格,苏柠另出主意,“其实你要是还瞻前顾后,那我还有一个办法。”
陈柚:“什么办法?”
苏柠回头和她对视,说得脸不红心不跳,“先爱上他的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