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她的文字 > 微光渐显 咖啡馆和片场的双向奔赴(第2页)

微光渐显 咖啡馆和片场的双向奔赴(第2页)

幸运的是,下午时分,咖啡馆里人很少。我迅速找到一个最角落、背对着门口的位置坐下,点了一杯最简单的美式咖啡,然后便像鸵鸟一样,将脸埋得更低。

服务员送来咖啡时,我甚至不敢抬头。

直到对方的脚步声远去,我才慢慢放松下来,小心翼翼地摘下口罩,感受着咖啡馆里弥漫的、混合着咖啡香和烘焙甜点的温暖气息。

我做到了。我独自一人,坐在了一家陌生的咖啡馆里。

虽然心脏依然跳得很快,虽然对周围任何细微的响动都保持高度警惕,但一种微弱的、近乎荒谬的成就感,缓缓升起。

我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

窗外,阳光正好。行人依旧匆匆。

但在这个安静的角落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可以忍受。

我拿出随身携带的、已经被翻看得有些卷边的《星墟》剧本,就着窗外漫射进来的阳光,安静地阅读起来。

这一刻,恐惧似乎暂时退潮。我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在咖啡馆里看剧本的……创作者。

---

我(林夕)最近明显感觉到,片场的气氛有些微妙的变化。

陈灏虽然不再公开质疑剧本,但在对戏时,那种隐隐的较劲和并不完全投入的状态,还是能清晰地传递过来。他似乎刻意保持着他所理解的、男主角应有的“深沉”与“疏离”,但这恰好与叶文婧需要的、那种因认知隔阂而产生的“无力感”形成了某种错位。

有几场对手戏,我按照苏晴指引的方向,极力表现出叶文婧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隔绝”,试图以此反衬男主角的无法触及。但陈灏的表演,却更像是一种“我不想搭理你”的冷漠,这让戏的张力大打折扣。

李导喊了几次“卡”,眉头微蹙,但似乎碍于陈灏的身份和剧组整体进度,没有深究,只是让我们“再找找感觉”。

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却无力改变。在剧组这个生态里,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很多时候并非导演一人可以强行扭转。

一种挫败感萦绕着我。我感觉自己明明已经更靠近叶文婧的灵魂,却因为对手的偏离,而无法将她完整地、有力量地呈现出来。

这天下午,是一场非常重要的对手戏。叶文婧在数据崩溃边缘,男主角前来做最后一次劝阻。这场戏需要极强的内在对抗性——叶文婧的决绝与男主角的无力感需要碰撞出悲剧性的火花。

然而,连续拍了三条,效果都不理想。陈灏的“劝阻”流于表面,缺乏那种真正试图理解却最终失败的深切痛苦。我的“决绝”也因此显得有些……无的放矢。

片场气氛有些沉闷。李导的脸色不太好看。

“休息十分钟!演员找找状态!”副导演拿着喇叭喊道。

我走到休息区,接过小圆递来的水,心里有些烦躁。拿出手机,下意识点开了邮箱,看着与苏晴最近的邮件往来。那些关于角色内核的精准描述,此刻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我是否辜负了她的期望?

忽然,小圆碰了碰我的胳膊,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惊讶:“夕姐,你看那边……靠窗那个角落……”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咖啡馆临街的玻璃窗擦得很干净。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射进来,在一个靠窗的角落位置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一个穿着灰色旧开衫、戴着帽子的身影,正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桌上摊开的……那厚厚的一沓,似乎是剧本?

她的姿态太过熟悉。那种几乎要将自己缩进地缝里的蜷缩感,那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疏离……

是苏晴?!

我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要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