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她的字写得真漂亮 > 微光 在字里行间喘息(第3页)

微光 在字里行间喘息(第3页)

“那倒也是。”编剧女孩点点头,“不过跟这种艺术家合作,你们演员可能也挺有压力的哈。”

压力?何止是压力。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那天围读会结束后,我因为要等车,在休息区多坐了一会儿,无意中听到制片人跟周编辑的几句对话。好像提到苏晴对剧本的某些初稿调整有不同意见,但沟通起来很困难。

当时我没在意,现在想来……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

如果……如果能知道原作者本人对叶文婧最核心、最真实的看法,甚至是对剧本修改的意见,是不是就能找到那把打开角色的钥匙?

这个念头让我心跳微微加速。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且不说苏晴那明显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状态,就算能接触,剧组方面也未必希望演员和原作者有过多的直接交流,以免干扰导演和编剧的创作。

我压下这个有些冒险的念头。还是先做好自己的功课吧。

休息时间结束,场务开始喊人。

我重新站起身,走向片场中央刺眼的灯光下。脸上再次挂起那种属于“甜妹”的、毫无心机的灿烂笑容。

但内心深处,关于叶文婧,关于苏晴,那个寻求“核”的渴望,已经像一颗种子,悄然埋下。

---

周编辑收到苏晴那简短的“我没事”三个字时,几乎要喜极而泣。

他立刻回复了一大段关心和安慰的话,并表示项目不着急,让她好好休息,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这一次,他没有再提任何关于会议、关于沟通的事情。

放下手机,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人没事就好。

但轻松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王制片那边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项目不等人,剧本的修改和打磨必须尽快推进。而苏晴作为原作者,她的意见至关重要。

可是,怎么沟通?

上次围读会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强行让她参与会议,显然行不通。打电话?发邮件?以她目前的状态,很可能直接石沉大海。

周编辑苦恼地抓了抓头发。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办公室里转了几圈,目光最终落在了电脑上《星墟》的剧本文件上。

忽然,他灵机一动。

既然直接的语言沟通如此困难,那么……文字呢?

苏晴最擅长、最感到安全的,不就是文字吗?

他立刻打开邮箱,斟酌着措辞,给苏晴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邮件里,他绝口不提围读会的尴尬,只是以极其诚恳和尊重的态度,将目前编剧团队对剧本的一些调整思路(主要是结构和技术层面的微调),以及几个存在争议的、关于叶文婧角色刻画的关键点,详细地罗列了出来。

在邮件的最后,他这样写道:

“苏晴,以上是我们目前遇到的一些困惑。我们都知道,叶文婧的灵魂来自于你,没有人比你更懂她。如果你觉得方便,能否抽空看看这些点,以你的方式(比如在文档里直接批注,或者随便写点想法给我),给我们一些指引?不急,在你感觉舒服的时候进行就好。你的每一个字,对我们都无比珍贵。”

他反复检查了几遍,确认语气足够温和、尊重,没有任何压迫感,然后点击了发送。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背上,心里依然没底。

这像是一次小心翼翼的投石问路。他不知道那颗石头,会落入死寂的潭水,再无回响,还是会惊动那只极度敏感、容易受惊的鸟儿,让她再次飞走。

他只能等待。

而在酒店的房间里,苏晴正一页页地翻看着剧本。她看得很慢,眉头时而紧蹙,时而松开。

当她看到某些被修改的地方时,会下意识地摇头,嘴唇无声地翕动,仿佛在无声地抗议。而当看到某些保留了她原意的精彩段落时,眼中又会极快地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亮。

电脑屏幕上,新邮件的提示图标悄然亮起。

标题是:周编辑-关于《星墟》剧本的几点请教。

苏晴的目光扫过那个标题,手指在触摸板上停留了片刻。

然后,她移开了视线,继续低头看手中的剧本。

但这一次,她没有立刻关掉邮箱窗口。

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了。城市的光芒星星点点,如同遥远星墟的倒影。

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两个深陷各自困境的灵魂,因为那些白纸黑字,似乎又产生了某种极其微弱的、不易察觉的联结。

那点微光,虽然摇曳不定,但尚未熄灭。

热门小说推荐

终宋
怪诞的表哥终宋
...
妻子出轨后
青天可可妻子出轨后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