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她的文字图片 > 引力初显 文字之外的涟漪(第2页)

引力初显 文字之外的涟漪(第2页)

线上会议结束后,我(林夕)没有立刻离开书桌。

耳机里还残留着李导最后总结时略带兴奋的声音,屏幕上那个灰色的“作者-苏晴”的ID已经变成了“已离开会议”。

但我的脑海里,反复回响着那行出现在聊天框里的字:

“她的冒险,源于内在的引力坍塌。外部阻力……是噪音。”

内在的引力坍塌。

这个比喻太精准,太有力量了。它不仅仅解释了叶文婧的行为动机,更像一道强光,瞬间照亮了我之前所有模糊的、关于如何演绎这个角色的摸索。

我立刻拿出表演笔记,将这句话郑重地写在最显眼的位置,并在下面划了重重的线。

这才是钥匙。打开叶文婧内心世界的钥匙。

她的所有冷静、克制、偏执,都是为了压制和应对那种内在的、不断加剧的“引力坍塌”。她的疯狂是内向的,是静默的,是发生在灵魂深处的地震海啸。

我之前追求的“内敛”,似乎还是太表面了。我需要表现出那种被无形引力撕扯、扭曲,却又要用极度理性去束缚和对抗的状态。

这太难了。但对一个演员来说,也极具诱惑力。

我回想起会议中,当王制片点名苏晴时,那长达十几秒的、令人窒息的沉默,以及随后那行突兀出现的文字。

我能想象屏幕那头的她,是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才敲下那些字。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尤其是在她那样明显不适于社交的状态下。

她是在用自己唯一感到安全的方式,守护着她的造物。

这种近乎悲壮的守护,让我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敬佩,有同情,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

在会议结束时,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在聊天框里敲下了一行字,赶在她下线之前发送了出去:

“谢谢苏老师的指点,豁然开朗。——林夕”

我不知道她有没有看到。也许没有。也许看到了,但不会回应。

但这不重要。我只是想表达我的感谢和认可。对于这样一个用文字筑起高墙的人,或许也只有通过文字,才能传递一丝微弱的善意。

“夕姐,”小圆推门进来,打断了我的思绪,“体能教练到了,该去训练了。”

“好,马上。”我收敛心神,合上笔记本。

接下来的体能训练,主要是核心力量和身体控制。叶文婧不是动作型角色,但她需要有一种科研人员长期伏案工作后,依然能保持的、内敛的体态和力量感。

我练得很投入,试图在每一个平板支撑的颤抖中,在每一次瑜伽拉伸的极限里,去体会那种“内在引力”与“外在控制”之间的角力。

汗水浸湿了运动服,肌肉因为力竭而微微颤抖。但大脑却异常清醒,充满了关于叶文婧的新想法。

训练结束后,我一边用毛巾擦着汗,一边走向休息区。看到陈灏和他的助理坐在那边,似乎刚结束他的部分训练。

“林老师,练得挺拼啊。”陈灏抬眼看了看我,语气随意。

“基础差,得多练练。”我笑了笑,在他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拿起水瓶喝水。

“听说你今天在线上会议里,还特意感谢了那位原作者?”陈灏忽然话题一转,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没必要这么捧着吧?她那种……沟通方式,也就李导他们吃这套。”

我的心微微一沉。果然,剧组里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苏晴的价值。

我放下水瓶,语气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陈老师,我不是捧着。苏老师那句话,确实点醒了我,让我对叶文婧的理解深了很多。我觉得这对表演有帮助,所以感谢是应该的。”

陈灏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我的直接,随即无所谓地耸耸肩:“行吧,你们女演员心思细。反正戏演好了就行。”

他站起身,带着助理离开了。

我看着他的背影,明白这只是开始。在这个复杂的剧组生态里,我对苏晴的认同和维护,可能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关注甚至非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