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语曦、梁清嘉与谢雪凤不知道的是,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成绩出来的第二天,师大附中就已经注意到她们了。
冬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樟树,在窗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带着一种慵懒的暖意。但师大附中高中部文科教研组组长何婉莹的办公室里,气氛却与这份慵懒截然不同。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书卷气,几张宽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教案、试卷和各种获奖证书的复印件。期末考试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但对于何婉莹和她的同事们来说,新一轮的“人才争夺”和“未来规划”已经悄然开始。
何婉莹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学校内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在附中及其同属一个教育集团的兄弟学校——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间共享,方便集团内教师了解潜在优质生源的全面情况。
她正在筛选刚刚结束的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成绩优异,且有过硬竞赛奖项的学生名单,这是附中高中部提前锁定优秀生源、尤其是文科苗子的常规操作。
“这次期末的语文作文整体水平不错。”何婉莹轻声自语,抿了一口手边的红茶。她点开了一个筛选条件——“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初中组)”。
列表刷新,排在第一位的名字是:秦语曦,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初三(五)班。
何婉莹点了进去。秦语曦的信息页面弹了出来。成绩一栏赫然显示:总分:年级第二。下面罗列着详细的科目分数,语文和英语几乎是满分,数学和理科也相当不俗。
“哦?这成绩很均衡啊,不偏科。”何婉莹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她继续往下看获奖情况:
·八年级: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初中组)一等奖
·八年级:X省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
·小学:市级作文大赛特等奖、市级英语竞赛一等奖、市级三好学生…
何婉莹的嘴角泛起一丝欣赏的笑意:“基础打得真扎实,语文和英语优势从小学就开始了…嗯?数学还考过三次年级第一?”她注意到成绩趋势图里的备注,“这小姑娘,有点意思。”
正当她仔细浏览时,办公室门被推开了。理科教研组组长吴振华拿着一摞物理竞赛的报名表走进来。
“何姐,忙什么呢?又在挖我们理科的墙角?”吴振华开玩笑地说,把报名表放在旁边的空桌上,很自然地凑过来看何婉莹的屏幕。
“我这叫为文科实验班储备优质人才。”何婉莹笑道,指了指屏幕,“看看,附外这届有个好苗子,成绩全面,文科尤其亮眼。”
吴振华凑近细看:“秦语曦…名字挺好听。成绩是不错,年级第二,这获奖列表够长的。”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奖项,突然,在家长信息栏旁边,他注意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小星号标记。
“这孩子家长旁边有星号?”吴振华指了指。
系统里,这个星号是一个特殊标记,意味着该学生的父母名下,还有其他子女正在或曾经在附中或附外就读。这是为了方便校友联络和了解家庭学术传承设计的小功能。
何婉莹也注意到了:“看来哥哥或者姐姐是我们学校的。”她带着一丝好奇,用鼠标点击了那个星号。
页面轻轻一跳,弹出了一个关联学生的信息卡:
姓名:秦宇晨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91年5月26日
初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301班
高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621班
主要荣誉:
·200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2007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金牌
·2007年入选国家集训队
高考成绩:
语文:124数学:150英语:148理综:272总分:694
(备注:该生为数学竞赛生,已凭CMO金牌获北京大学保送资格,此高考成绩仅作参考)
去向:
2009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父亲:秦国栋母亲:林婉仪
“吴振华先是一愣,随即露出笑容,“原来是秦宇晨的妹妹!我就说这名字有点耳熟,这对家长我也有印象。这哥哥可是个狠角色啊!”
何婉莹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随即笑意更深了:“是啊,父母真是会培养,儿子竞赛顶尖,女儿文科翘楚,这兄妹俩,也太给家长长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