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新菜?就是过年期间小火炉要上的新菜品,好像是什么炸茄盒,炸小酥肉。”
“这两道菜一听名字就知道很好吃,我现在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几个人说话声音越来越近,程以时迅速地把搂住她的人推开,然后板着脸整了一下衣服。
几乎是刚整完衣服,那几个人就推开了后厨休息室的门。
“那个…”刘明还想说些他的意见,结果一推门就看到黑着脸的蒋彦辞,以及他不远处正在看原材料的老板,瞬间前面要说的话都忘记了,呆呆地喊,“蒋哥,老板。”
蒋彦辞点点头,但是心里却在想,他为什么会在同一个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
程以时端得那叫一脸严肃,见他进来,指着那些待处理的里脊肉以及花椒,跟他说:“既然回来了,就开始处理肉吧。争取在晚上营业前能做出来一批让客人们尝尝。”
“好。”刘明虽然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被他忽略了,但是一时没想明白。这会儿又听程以时提做新菜,就完全把这件事情忘记了,忙不迭地穿了厨师服,戴了口罩,忙活起来了。
见刘明忙着处理后,程以时这才给后面黑脸郁闷的蒋彦辞一个手势,打发他离开后厨。
蒋彦辞:……
“酥肉”在历史记载中,多见于山省和南省,属于一道传统的地方明白。就比如像被誉为十三朝古都的神都著名的“水席”名菜,其中有一道便是用酥肉做成的。
不过这两个省做酥肉大多数最后的吃法以“蒸”和“烩”为主。“八大碗”中的蒸酥肉口感嫩滑,烩酥肉则是一般会与丸子汤结合,成为一道口感极佳的美食。
而程以时做“酥肉”却不用它最传统的吃法,不蒸也不烩,而是要下锅涮。
正如各地对于酥肉的吃法不太一样,其实严格一点,每个地方或者说不同厨师做酥肉取的肉的位置也不太一样。
有的人爱用五花,认为这个部位做出来的酥肉肥瘦恰到好处,香而不腻。而有的人则更好用猪梅花肉或者是里脊这一块,肉质更紧实,口感更好。
程以时在肉的选择上就更偏向于后者,用猪里脊来炸酥肉。
里脊属于精瘦肉,新鲜的里脊切成长条,拌上淀粉以及适当比例的面粉,再加入鸡蛋,另外加上食用盐,胡椒粉,葱姜汁以及大量的花椒粒进行搅拌。当面粉成糊状,并能成功挂在里脊肉条就算成功。
接着开火热油,先中火再大火,逐个下入肉条,等到肉条浮起来后就可以出锅。
刚炸出来的酥肉颜色焦黄,口感外酥里嫩,没有加花椒的香咸可口,加入花椒的则更添了一丝椒麻的口感,一连吃下去几大块,都不会觉得腻。
而剩下的面糊也没有浪费,程以时趁机将茄盒也一并做了出来。
等一堆炸得金黄酥脆的茄盒出来,外面的客人们闻着从厨房里面传出来的香味,一个个地已经按捺不住了。
其中曾在小火炉请过客的申正义,在闻到味道以后马上跟老伴李洁对视了一眼。再得到她的“回复”后,马上跟旁边正在给他们上菜的春生攀起来了关系:“春生,我跟你大娘,是不是小火炉最忠实的客户?”
春生:“?”
他怎么闻到了熟悉的套路。
第92章
“麻椒小酥肉”和“黄金茄盒”的推出,让小火炉在新年到来之际,有多了一大堆前来订餐的客人。
本来小火炉的铺子其实是足够用的,一楼的大堂,二楼的包间,装下七八十号客人绰绰有余的。
只是从前一段时间,小火炉靠着“水煮鱼”再一次成为了南城老餮口中的“顶级美食店”代名词后,几乎是来南城的人都可能听到过这样的对话。
——小火炉?那个是涮锅店吧,我想吃正宗南城菜!
——小火炉是个不正宗?!这是我听过的最大的笑话了。
——不是。
——我跟你说,整个南城要是说小火炉做菜不正宗那就没有做菜正宗的地方了。
总之,不管做江南菜淮扬菜如何,来南城的人都知道在门东大街里面有一家叫“小火炉”的涮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