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嘛,都这样,记不住新事,倒把老事刻在心里了。”
林夕顿了顿,话锋轻轻转了个弯,“对了,这段时间我爸整理东西,看到一张老照片,是以前在盐场食堂拍的,里面好像有你外公,穿得很正式,跟一群人站在一起。你要是想看,下次我带来给你。”
顾迟的眼神瞬间亮了一下,又很快压下去:“真的?”
“嗯,就是有点模糊,得找我爸认认。”林夕没说太多,点到为止。
她知道顾迟对外公的事了解不多,许婧也似乎刻意避开这个话题,林夕不想太突兀,只能慢慢引导。
宋微在一旁听着,好奇地问:“顾迟,你外公以前也是在盐场工作吗?”
“不是,”顾迟摇了摇头,“我外婆说,外公以前是大学老师,教历史的,很少来盐场这边。”
“那说不定是跟朋友一起来的?”林夕顺着话头说。
“我爸说那照片里有好几个穿西装的,不像盐场的工人,倒像来考察的。”
顾迟没再追问,只是把剩下的牛奶喝完,杯子捏在手里,指节微微泛白。
林夕看在眼里,知道她心里肯定起了波澜,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起别的:“等过完年,你们要去启明研究院吧?我认识那边一个做行政的朋友,要是有需要帮忙的,比如查点资料什么的,可以跟我说。”
这句话戳中了顾迟的心思,她抬起头,眼神里带着探究:“林夕姐,你认识启明研究院的人?”
“以前做数据整理时合作过几次,不算熟,但帮点小忙还是可以的。”
林夕说得轻描淡写,没提自己其实是特意托人打听的。
“不过你们去了那边要注意点,听说赵启明管得挺严,尤其是核心实验室,外人根本进不去。”
宋微的心轻轻一跳,想起母亲之前提到赵启明时的紧张,还有顾迟说的“要找证据”,忍不住问:“林夕姐,启明研究院主要是做什么的呀?”
“是做新材料研发的,跟好几家大公司有合作。”林夕说得笼统,“不过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我那朋友嘴严,没跟我多说。”
顾迟没说话,只是把空杯子递给林夕,声音比刚才低了些:“林夕姐,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帮我问问你朋友,启明研究院有没有保存二十年前的项目档案?尤其是跟‘海螺’有关的。”
“行,我帮你问问。不过你也别抱太大希望,这么老的档案,说不定早就销毁了。”
“嗯,我知道。”顾迟点了点头,没再多说,只是转头看向宋微,“风小了,我们回去吧?”
宋微连忙点头:“好。”
两人跟林夕道别,转身往公交站走。
林夕站在门口,看着她们的背影——宋微走在里面,把顾迟往没风的方向让了让,顾迟手里攥着宋微的手套,粉色的针织手套在她手里晃着,像是攥着什么宝贝。
风慢慢停了,阳光从云层里漏出来,洒在盐场上,把白色的盐粒照得亮晶晶的。
林夕端着空杯子往回走,心里想着档案。
周岚当年的车祸,恰好发生在“海螺”项目第一次公开阶段成果的前一段时间,她对逻辑敏感,绝不相信这是巧合。
林夕看向窗外——阳光正好,海面上波光粼粼,刚才那两个身影已经走远了,只剩下盐场在阳光下静静躺着。
林夕知道,平静只是暂时的,年后的启明研究院,注定会有一场风暴,而顾迟和宋微,已经站在了风暴的边缘。
她拿起手机,给老林发了条消息:“爸,明天我回家吃饭,顺便看看你说的那张老照片。”
很快,老林回复:“好,给你留着你爱吃的白切鸡。”
林夕笑了笑,把手机放下,又开始擦杯子。
咖啡馆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海浪声。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轻松,但她会帮顾迟和宋微——不仅因为顾迟帮过她,更因为她不想看到这两个孩子,再走她或她父亲走过的老路,在“委屈自己”里消磨掉一生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