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途删掉了那条来自“L”的短信,但冰冷的字符仿佛烙铁般印在了他的脑海深处。
欠她的?那晚的意外早已两清,若说欠,只能是林若曦欠青林一个公道,欠法律一个交代。
他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压回心底,眼神恢复锐利与清明。
现在是开会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时间。
常委会的气氛凝重而高效,苏瑾澜主导会议,条分缕析,将省级高新区申报最后的冲刺任务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时间节点精确到天。
“环保硬指标,由郑途同志亲自盯,必须达标。”
“招商引资总额和重大项目落地数,这是核心考核项,郑主任,还是你的主战场。”
“各项上报材料的规范性、完整性,县委办牵头,各部门无条件配合。”
“舆论宣传阵地,钱部长,要持续正面引导,但也做好应对突发舆情的一切准备。”
苏瑾澜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郑途身上:
“郑途同志,经开区是主阵地,你是前锋,有什么困难,现在提,县委帮你解决。”
郑途坐直身体,声音沉稳有力:
“感谢苏书记和县委的支持。困难有,但都能克服,目前最紧迫的是两件事:第一,原钢厂下岗职工技能培训与新兴企业岗位要求的精准匹配度有待提高,需要人社部门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
第二,随着各大项目全面开工,安全生产压力巨大,需要安监、公安等部门提前介入,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可以。”
苏瑾澜当即拍板,“人社局、安监局、公安局,散会后立刻与郑途同志对接,今天之内拿出具体方案给我。”
没有扯皮,没有推诿,整个常委会如同一台精密机器高速运转。
所有人都清楚,青林能否涅槃重生,在此一举。
会议结束,郑途立刻赶往小会议室。
刘大彪和几个工人代表正激动地讨论着,见到郑途进来,立刻安静下来,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郑主任。”
刘大彪嗓门依旧洪亮,“没耽误您正事吧?”
“大彪,坐,大家都坐。”
郑途摆摆手,拿起桌上的水瓶灌了一口,“直接说,有什么新想法?”
一个戴着眼镜、略显斯文的中年工人先开了口:
“郑主任,我是原钢厂的技术员王海。我们几个琢磨了,光等着厂子招工,太被动。我们很多老兄弟,钳工、电工、焊工、设备维修都是好手,经验丰富。
是不是能。。。组织我们成立一个专业的技工服务队?可以直接承包那些新厂子的设备安装、调试、初期维护保养的活儿,我们肯定比外面找的人更用心、更熟悉情况。”
另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师傅补充道:
“对啊,郑主任,这样不仅能立刻赚到钱,安定大家的心,也能让新企业省心省力,看出我们工人的价值。”
刘大彪搓着手,眼巴巴地看着郑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