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强迫着自己转移了注意力,过了几个小时,心境却又发生了改变。
人的记忆有时是经不起过分琢磨和推敲的,就像是刚升起“离开家时锁没锁门”的疑惑,第一直觉总是“应该锁了”,然而越是细想、一遍遍回忆当时的一连串动作,就越对这个结论表示怀疑。最终人们总是对无休止的纠结感到烦闷,不得不折返回去亲自确认。
此时梁至遥就颇有这种体会——她那时候是真的喝醉了,一整天过后,不禁更加怀疑当时一切是否真如她所想的那样。
说不定谭序只是看她醉得快睡过去了,凑近确认一下她是否还醒着?也许,要是她的闹钟没有戏剧性地响起,他下一秒就会拍拍她肩膀说“喂,别在这睡着了”。
只是她却没办法像折回家确认门有没有上锁那样,简单粗暴地跑去问他:你那时候,该不会想吻我吧?
在这样复杂的思绪下,她的学习效率也多少受到了影响。叶歆不知道去做什么了,想聊天都缺少对象。
直到周日晚上,她睡前刷stagra,才发现自己居然找到了白天纠结过的问题的答案——被她控诉了一整天“颅内骚扰”罪名的男主角刚上传了一张生日聚会的合影,大约七八个金融专业打扮时尚的朋友围在谭序身边,肤色各异、有男有女,所有人看着镜头,脸上是那种露八颗牙齿的标准美式笑容。
不得不说,商学院的人连合影质感都与工科专业截然不同。虽然学计算机的也不至于人人格子衬衫帆布鞋,但平均时尚度普遍还是要比学金融的差一大截。这张照片里男帅女美,全体拿着香槟杯,说是年轻投行精英聚会也毫无违和感。
梁至遥顿时小小地恼羞成怒了一下,没有点赞就将这条动态快速刷了过去——对方明明是个花蝴蝶般的社交达人,还是在美国人和留学生社交圈通吃的那种,也不知道自己白天中了哪门子邪,居然会替谭序操心起怎么过生日、会不会没人陪伴的问题,简直像个小丑。
她立刻觉得这也许又是某种套路。影视剧和小说里,渣男浪子的形成总有原因,不是受过情伤,就是家庭支离破碎。甚至谭序向她袒露的故事还远远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她就已经不自觉地对他共情。
这种情绪被另一个人轻易左右的感觉让人很不习惯,对自我的掌控像流水一样从手指缝里缓缓溜走,让她极度没有安全感,甚至逃避似的思考着,要不要从此和烦恼的源头断联算了。
如果她就此后撤,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到底算是自我保护的人之常情,还是过度反应?
但现实没允许她做这样的打算,因为就在两天后,那份实习真的发来了offer。
梁至遥接起电话的时候甚至声音都有点颤抖,确认了一周左右能从学校拿到实习所需的cpt许可,就可以随时入职,直到在邮箱里看到书面offer,整个人才终于有了点美梦成真的实感。
这不是她第一次获得实习机会,但的确是最开心的一次。暑期实习的申请一般很早就开始了,因此上学期她接到offer的时候还是春天,未曾经历家中变故,对实习的期待更多来自职场体验,而不是每个月几千美金的薪水。
而现在,这个机会所代表的含义则有些过于丰富,比如她无需冒着被林嘉悦举报的风险去校外打黑工。因为实习的时薪比咖啡店要高,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最近赌球收入的减少。
又比如可以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父母,让他们不要再为她下学期的学费发愁,甚至四处举债。
还有就是,她该请推荐人吃饭了。
谭序说她总是很怕亏欠别人,倒没说错。在这种事情上,梁至遥执行力向来很强,就算需要重新考虑他们之间交往的合理距离,也不妨在人情债还清后再进行。
于是尽管脑中还有关于周六夜晚说不清的念头和情绪,她还是照常约了谭序去图书馆自习,一见面就直接开口问他:“你这周五晚上有时间吗?”
“应该没什么安排,”他颇为敏锐,直截了当地问:“你收到offer了?”
梁至遥惊讶:“你知道了?是那个学姐说的吗。”
“我猜的。毕竟正常情况下,你应该不会主动约我。”
梁至遥不知道该对这句充满弦外之音、又仿佛是在抱怨的断言作何反应,好在谭序也没期待她会回答,很快又说:“祝贺,这是你努力得来的。”
“也有你的努力啊。”她还是忍不住露出笑容:“吃饭的话……有什么偏好和忌口吗?”
“没有,你定吧。”他笑,“除了麦当劳都行。”
对话很快结束,自习时梁至遥却忍不住分神。
谭序对她的态度和往常一样,并未有什么不同,也许真的是她想多了。
看来看去,梁至遥找了个最近很火的网红意大利菜,一顿饭加上税和小费估计接近破百。虽然略感肉疼,还是飞速在订位app上预约了时间。
只是到周五那天下午,她却觉得异常困倦,上课的时候没什么精神。课间时去了趟洗手间,不出意外发现生理期到访。
梁至遥的月经周期误差在两天左右,本来预计是明后天,没想到提前了一点。但她此时并未感觉有明显不适,最多有点腰酸乏力。改期太麻烦,也就不打算再折腾。
比起存在感不太强的生理期不适,更麻烦的是她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去这种环境比较好的餐厅吃饭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等到人机交互下课回到家后,难得纠结起了穿什么衣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