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聊天,林雪娇没说一句话,林晓以为她小姑没想法,结果饭后午休,小姑拉着她妈两人说悄悄话。
林雪娇:“嫂子,你想咋样了?这事等不了多久,那个店铺位置好,最多半个月就得被人拿下,你要是真想干,我就先去下定金。”
章若梅:“我心里没底,你也知道我做会计的,从没干过销售。”
林雪娇:“怕什么呀,这不是有我呢么,再说了,只要咱卖的东西质量好,嘴再甜一点,总有得赚。”
见章若梅还在迟疑,林雪娇又说:“嫂子,我哥是技术工,让他离开厂子肯定不愿意。再说他那性子你也晓得,老实人一个,哪会开店。但佳佳慧慧都到县城来念书了,这以后少年宫请家教都是常有的事,咱也得跟上城里教育不是?孩子要培养,那就要钱,厂里上班拿死工资那不行的……”
林雪娇离开后,林晓才慢慢转身,“妈,你想开店?”
章若梅沉浸在自己思绪中,冷不丁吓一大跳,“晓晓你没睡?”
“睡了会儿,后来你和小姑说话,我就醒了。”林晓心里那个激动,开店好啊,随便开个店,无论做什么买卖,那都是赚的。
“妈,你要在哪里开店?我听你和小姑说话,是准备合伙开店吗?”
章若梅:“之前不是去广贸市场买家具,我连着逛了两天,眼瞅着那边客流量不错,偷偷算了下利润,有搞头。正巧你小姑也想在广贸市场租个商铺,我就寻思能不能入伙一起干。”
顿了顿,章若梅继续:“你们姐妹仨都大了,以后用钱的地方多得是,再过两年你要上大学,佳佳慧慧大了,以后总不能挤在一个屋。这房子老,也不能住一辈子,总要再买个新的。”
人就是这样,勇敢迈出第一步,后面想做什么事情,勇气就有了。
章若梅借钱买下县城的老破小后,心就开始野了。
买家具那会儿整个县城到处逛,看了许多好地段,又想入非非。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章若梅在农村住惯了楼房,看不上县城卖的套间,认为住套间憋屈,买房就必须要买带院子的。
如果有钱,买好地段的别墅,那就更好。
而要买这样的房子,有钱是关键。
章若梅:“指望你爸是没希望了,他这人保守,一辈子赚不了大钱。我得想法子,给你们姐妹仨都攒下一套房。”
虽然当初是想拼儿子才生下的双胞胎,但孩子是自己的骨血,年复一年带大的,怎么可能因为是女儿就不爱。
“我打听过了,城东那边小洋房一套六十万,你小姑的意思,在广贸市场租两个商铺,干得好一年能挣十几万,两家分也有七八万。”
在这个人均月收入一千五左右的年代,一年赚十几万,那简直就是暴富。
林晓一点不觉得夸张,前世她妈不止一次想在县城买房,好几次机会就摆在眼前,却因为她高昂学费退缩。
家里开支太大了,再借款买房,就得把村里房子的房产证抵押给银行。
对农村人来说,老房子就是根,是最后的仰仗,这无疑和赌博一个性质。
章若梅和林志成都心里不安稳,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之后想要在县城租了商铺做小生意,但两个女儿在镇上读书又顾不上,只能不了了之。
后来还有合伙开公交车的事情,也因为买车前期投入大,没舍得。
零几年的公交车还不完全属于集体,私人买车加入汽车队,只要上交相应分成,就能开城乡路线。
那时候的司机和售票员都是亲戚合伙搭档的,一年开车赚到的钱,可能比开商铺还要多。
往后那些年,林晓不止一次听她妈念叨,后悔没那时候在广贸市场租个商铺,又后悔没和姑父一起入伙开公交车。
林家二子三女,从千禧年开始近二十年,虽没有暴富,但都各自抓住了时代发展的尾巴,日子过得很不错。
开小超市的,开出租车的,开公交车后转大货车的,还有开了好几个商铺又投资买房的。
更不必说拆迁暴富的章家大女儿一家,以及趁着房地产快速发展做包工头的章家大儿子一家。
唯独林志成和章若梅,在农村里算过得不错,但在一众兄弟姐妹中,却是混的最差的。
林晓既希望家里能够抓住时机快快赚钱,也希望母亲能够想做就做,不至于到老了再后悔。
“妈,你和小姑一起干吧,想开店就开店,租它两三个商铺,开的大大的。赚了更好,亏了也不怕。就算欠债了,不还有我么,我大学毕业帮你还。”
章若梅心里热乎,因为女儿的鼓励和支持,终于不再摇摆。
“钱的事情还用不着你一个孩子操心,我和你爸心里有数。你们姐妹仨只要好好读书,全都考上好的大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