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病弱皇子的饲养计划 > 倒回(第1页)

倒回(第1页)

弘熙二十五年,冬。

天寒地冻,大雪纷飞。

朔北某座不起眼的小山坡上,一团红褐毛皮的胖鼠从洞穴里探出豆大的眼睛,接着飞快地窜出洞,将散落在雪地上的干粮屑塞进嘴里,短小的前肢一耸一耸。

常宁叼着黍饼,见状转头冲着身旁的雪堆闲扯:“大帅,你说就这旮旯地儿,鞑靼人会从这儿走吗?别是探子搞错了吧?”

但凡这场面被个什么过路人看见,指不定都得以为常宁是得了癔症自言自语。

然而那雪堆里,还真有人气定神闲应了他一句:“再多话,下回伏击就别想让我带你。”

常宁立马闭上嘴,心想:“那不成,待营帐里有什么意思?骨头都得发毛!”

他瞪着眼看那心大的胖鼠将饼屑扫荡干净,正盘算着要不要将它逮了回去,讨好讨好大帅养的那只“雪球”。

一通体白翎的雪鸮却忽地直冲下来,三两下将胖鼠吞进肚里,明显是把这当成了零嘴儿。

“得,它自己来了。”常宁心想。

雪球边抖着羽毛,边蹦哒到雪堆那头试图往里钻,从头到尾都没看常宁一眼。

积雪簌簌滚落,一双点漆似的黑眸现于极淡的白雾之间,像淬了夜半的星子。被雪压得微乱的墨发束着,眉峰沾一点未化的细霜,神色泠泠,气息铮然。

正是镇北军统帅,顾从酌。

常宁咽下最后一口饼,第八百遍端详自家大帅那张脸。单看长相自是出众不必再提,顾从酌若脱了战甲换上锦袍,那也是妥妥的京城贵公子相。

即使在权贵遍地走的京中,顾家也是数一数二的煊赫门第,顾从酌的父亲是随皇帝打天下、有从龙之功的镇国公顾骁之,战功卓绝;母亲则是多次对皇帝有救命之恩、结拜的义妹长公主任韶。

可惜这位贵公子年少起就志不在锦绣丛中,年方二十有四了也不见娶妻纳妾,满脑子只惦记着朔北外族和打打杀杀。

顾从酌熟练地从雪球黑灰的趾爪上薅下个细致封好的信筒,拆开扫了两眼,脸色倏然一变。

常宁收了嬉笑,表情凝重起来:“大帅,怎么了?是营中出变故了?”

“没。”顾从酌闭了闭眼,将心头骤然翻涌上来的诸般情绪压下两分,言简意赅地回道,“……是董叔来了。”

常宁自八岁起就与他相识一同长大,平日里既是上下级又是好友,自然知道这董叔是谁。

“董叔?他不是三年前随……回京了吗?”常宁有意含糊了话中的几个字,心下一转,皱眉道,“京城出事了?”

弘熙二十二年,镇北军仍由顾骁之统领,然而顾骁之在巡视边境时意外遭遇鞑靼人的伏击,长公主任韶察觉有异后赶来拼死相救,却不料双双陷入重围。

待顾从酌调动援兵赶到时,雪地中血肉横陈,镇国公夫妇已然身首分离。

翌日,鞑靼大举进犯边疆,顾从酌甚至来不及为双亲守灵,便不得不披甲上阵,连棺椁都是由父亲的亲信董叔护送回京,只听说父母棺椁入京时百姓身披麻衣、夹道相迎,恭王亲自扶棺送葬。

三年来,顾从酌并非没有怀疑过那场伏击是军中出了叛徒,暗中追查得出的结果却令人通体生寒,思来想去,只能猜是“功高盖主”这四个字。

因此七日前,顾从酌收到京中传来的消息,言说“皇帝病重,禅位恭王”时,才格外心绪纷杂。

可前头多少的难以言语,此刻都比不过掌中那薄薄一封密信更冷入骨髓——

“先镇国公之殁,实为恭王毒杀……巡边布防,亦从其手流出……”

董叔亲笔,顾从酌自然不会认错,那几行墨字在他眼前翻腾不休,硬生生激起喉头一阵铁锈腥气,恨的却不只是恭王。

常宁看他神情担忧不已,还要追问,天边却已响起沉闷铁蹄,鞑靼骑兵如黑潮般涌来,看规模绝非寻常劫掠,长眼了似的直扑顾从酌这一支伏军而来!

不对,埋伏的消息走漏了!顾从酌惊怒未起,果决已至,当机立断:“迎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