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意轻轻推开房门,一股淡淡的米香和腌菜的咸香已经飘满了小小的客厅。外婆果然已经起来了,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听到动静,老人回过头,脸上是慈祥的笑容:“意意起来啦?你同学呢?昨晚雨那么大,没吓着吧?”
“她起来了,在收拾。”许知意走过去,帮着外婆把碗筷摆上小方桌,“外婆,这是纪念,我同班同学。”
这时,纪念有些拘谨地从房间里走出来,乖巧地鞠躬问好:“外婆早上好,打扰您了。”
外婆打量着纪念,眼神温和而带着一丝了然:“不打扰,不打扰。意意难得带同学回家过夜。快来坐下,粥刚好,趁热吃。”老人看着纪念身上明显大了一号的睡衣,又看看自家外孙女,眼角的笑纹更深了。
早餐是简单的白米粥,配上外婆自己腌的脆萝卜丁、雪里蕻,还有一人一个水煮蛋。桌子很小,三个人围坐在一起,显得格外温馨。
“念丫头,多吃点,看你瘦的。”外婆不停地给纪念夹小菜,“听意意说,你一个人住在梨花巷那边?老房子下雨天是够呛。以后要是再碰到这种天气,就直接跟意意过来,别客气,啊?”
纪念心里暖暖的,连忙点头:“谢谢外婆。”
许知意默默地把剥好的鸡蛋放到纪念碗里,动作自然得仿佛做过无数次。
外婆看着两人的互动,笑眯眯地问:“念丫头家不是本地的吧?父母放心你一个人在这边读书?”
纪念咽下口中的粥,老实回答:“嗯,我家在市区。爸妈工作忙,觉得这边读书环境安静些。”
“哦,这样啊。”外婆点点头,语气里带着怜惜,“那也不容易。以后常来家里玩,就当自己家一样。意意这孩子,别看话少,心里可热乎着呢,就是不会表达。”
“外婆。”许知意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声阻止。
纪念却甜甜地笑了:“我知道的,外婆。知意她……对我很好。”
吃完早餐,纪念抢着要帮忙洗碗,被外婆笑着赶出了厨房:“去吧去吧,让意意带你附近转转,雨后的空气好着呢。碗我来洗就行。”
两人走出许家小院,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湿润,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反射出细碎的光芒。巷子里的芭蕉叶被雨水洗得碧绿透亮。
她们默契地没有往学校方向走,而是沿着巷子慢慢散步。经过一棵高大的栀子花树时,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许知意停下脚步,踮起脚摘下一朵半开的、带着晶莹水珠的栀子花,别在了纪念的耳边。
洁白的花朵映着纪念微红的脸颊,和她清澈的眼眸相得益彰。许知意看着,眼神柔和,轻轻说了句:“很好看。”
纪念的心跳又漏了一拍,伸手轻轻碰了碰耳畔的花朵,低下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
走到巷口,许知意忽然说:“带你去个地方。”
她带着纪念拐进另一个更窄的巷子,走到尽头,是一小片荒废的院子,院墙塌了一角。穿过缺口,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片小小的河滩,缙云江的一条支流从这里蜿蜒而过。雨后河水微涨,水流略显湍急,但清澈见底,撞击着岸边的卵石,发出淙淙的声响。对岸是郁郁葱葱的山坡,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宛如仙境。
“我小时候常来这里。”许知意找了块平坦的大石头坐下,“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来听听水声。”
纪念在她身边坐下,深吸了一口带着水汽的清新空气。江水奔流的声音确实有种神奇的魔力,能让人心境开阔,忘却烦恼。
“这里真美。”纪念由衷地赞叹,“像秘密基地一样。”
“嗯。”许知意看着江水,“现在,也是你的秘密基地了。”
纪念转过头,看着许知意被晨光勾勒出的侧脸,她的眼神平静而悠远。纪念忽然觉得,经过这一夜,她们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许多许多。她看到了许知意冷静外表下的细心和温柔,看到了她与外婆之间深厚的感情,也走进了她童年的一部分。而许知意,也看到了她的脆弱和依赖,并给予了最坚实的庇护。
“知意,”纪念轻声说,“谢谢你。不只是为昨晚,也为……所有的一切。”
许知意收回目光,看向纪念,阳光在她眼中跳跃:“不用谢。”她停顿了一下,似乎斟酌着词句,然后很认真地说,“纪念,你不是麻烦。”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像一股暖流,瞬间击中了纪念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一直害怕自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尤其是在转学后,这种不安更甚。而许知意的话,精准地抚平了她的这份焦虑。
纪念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嗯!你也不是。”你不是他们说的那么冷漠疏离。你在乎,只是用你自己的方式。
阳光渐渐变得热烈起来,洒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她们在河滩边坐了很久,有时说话,有时只是安静地听着水声,看着云卷云舒。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的香气和雨后草木的清新,也弥漫着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和悄然滋长的、比友谊更浓烈的情感。
直到远处传来学校的预备铃声,两人才惊觉时间不早,起身拍拍裤子上的草屑,相视一笑,一起朝着学校的方向跑去。手偶尔会在跑动中碰到一起,谁都没有刻意避开。这个雨过天晴的早晨,一切都美好得不像话。而属于她们的夏天,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