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过了几天,杨业带着几个亲信,骑着马登上高处,观察周兵的营寨。他看见周兵的营寨排列得整整齐齐,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营寨就扎在汾水边上,兵势确实浩大。他又转头看了看龙川的水势——这几天老下雨,龙川的水涨得厉害,波浪滚滚,和汾水连在了一起。
杨业看了一会儿,突然笑了:“周兵这下完了,他们已经落在我手里了!”
回到帐里,杨业把王贵等将领叫过来,说:“周兵有十几万,用不了几天,就得全军覆没在我手里。”
将领们都愣了,王贵忍不住问:“将军,您怎么知道的?”
杨业摸着胡子说:“他们连地形都没搞清楚,怎么能不败?”
将领们还是半信半疑,可也不敢多问。当时正是八月初,天已经凉了,还连着下了好几天雨,雨越下越大。杨业让人赶紧准备船只和防水的工具,又派了不少士兵去加固各个水闸。
杨延昭有点纳闷,问:“爹,咱们是在陆地上打仗,准备这些船和防水的东西干什么?”
杨业笑了笑:“用兵的道理,不是你能轻易明白的。兵法上说,军队要是驻扎在不利的地方,又赶上不好的天气,逆天而行,肯定会失败。现在雨下得这么大,汾水肯定会暴涨。我让你们准备船和防水工具,是为了加固水闸——等水涨得差不多了,咱们就把水闸打开,到时候大水冲下去,周兵不都成了鱼鳖了吗?”
杨延昭听了,赶紧跪下磕头:“爹,您真是太厉害了!这计策,儿子想都想不出来!”
再说周营这边,因为连着下雨,营里到处都是积水,士兵们的衣服、被子都湿透了,一个个愁眉苦脸的。赵匡胤心里不安,赶紧去见周世宗:“陛下,咱们的营寨扎在汾水边上,地势太低了。现在龙川的水已经涨得很高了,又连着下雨,要是杨业学三国时关羽决水的计策,咱们的士兵可就危险了!”
周世宗叹了口气:“我也正担心这事,可还没找到办法。”他立刻让人把军师王朴请来,商量对策。
王朴进来后,脸色凝重地说:“陛下,我昨晚观天象,看见杀气都聚在咱们营里,这对大军很不利啊!您赶紧下令把营寨移到高处,说不定还能躲过这场灾祸。”
王朴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帐外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像是成千上万的马在跑,又像是千军万马在敲鼓,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震得帐子都在晃。
周世宗吓得赶紧站起来,冲出帐外,翻身上马。这时候,四面八方的大水已经涌了过来,波浪滔天,雨下得更大了。将领们想找船来救兵,可已经来不及了——转眼间,营里的积水就涨了好几尺。士兵们慌得四处乱跑,有的被水冲走,有的掉进水里淹死,到处都是惨叫声。
赵匡胤赶紧护着周世宗,往高处跑。刚跑没多远,就看见杨业和他的儿子们各自驾着快船,摇着旗,敲着鼓,朝这边过来。杨业看见周世宗沿着岸边跑,立刻弃船登岸,带着士兵追了上来。
赵匡胤气得大吼一声,挥着刀,骑着马冲上去,挡住杨业:“杨业!别想伤害陛下!”两人打了起来,刚打了几个回合,王贵又骑着马冲了过来,帮杨业一起打赵匡胤。
赵匡胤一个人对付两个人,渐渐有点吃力。就在这时,郑恩、张永德、高怀德带着人杀了过来。他们看见杨业的人多,知道硬拼不行,赶紧护着周世宗先跑。赵匡胤还在跟杨业、王贵打,打了一会儿,知道自己打不过,拨马就想走。
杨业怎么肯放过他,拍着马就追了上去。赵匡胤骑着马,慌慌张张地跑,刚跑过龙川坝,就因为地上全是泥,马蹄一滑,连人带马掉进了沼泽里。
杨业赶上来,举起金刀,就朝赵匡胤砍下去。可就在这时,“轰隆”一声雷响,赵匡胤的头顶上突然冒出一道金光,一条真龙从金光里钻了出来,伸开爪子,一把抓住了杨业的金刀——金刀怎么也砍不下去了。
杨业吓得手都软了,心里直打鼓:这赵匡胤是真命天子啊!我可不能伤了他,不然会遭天谴的。
就在杨业愣神的时候,赵匡胤骑的赤兔马突然发出一道红光,猛地从沼泽里跳了出来,站在了岸上。赵匡胤赶紧拉住缰绳,刚想继续跑,却看见杨业勒住马,把刀放了下来,不但不追,还开口说:“你等等!前面的路是死路,不好走。你往南边跑,那边有大路。今天我不杀你,你要记住这份恩。”说完,杨业拨转马头,回去了。
后来有人写了首诗,说的就是这事:
秋天里英雄们争战不休,打完仗后战场上的硝烟才散去。
骏马陷进沼泽又跳了出来,帝王的威风盖过了天下。
赵匡胤掉进沼泽里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只觉得眼前一黑,等他反应过来,马已经站在岸上了。他看见杨业放了自己,心里又纳闷又感激,也来不及多想,拍着马往南边跑。
跑了没多远,就看见一支人马朝自己过来,带头的正是郑恩。郑恩因为没看见赵匡胤,心里着急,特意带着人来找他。两人见面后,赶紧沿着岸边往南走。一路上,到处都是洪水,周兵的营寨全被淹了,能活下来的士兵还不到两万。
后来有人写了首诗,感叹这场灾难:
无数的马像潮水一样奔逃,一时间士兵们都被洪水冲走了。
可惜啊,河边有那么多白骨,还带着冤屈的哭声,随着洪水的浪涛翻滚。
将领们护着周世宗,退到了几十里外的地方,才扎下营寨,清点士兵。周世宗发现赵匡胤和郑恩不见了,心里慌得不行,正要派人去找,就见两人回来了。周世宗这才松了口气,赶紧让他们坐下休息。
过了一会儿,跟着出征的文官、武将和士兵们,也渐渐聚集了过来。周世宗看着手下的人少了一大半,气得浑身发抖:“几天前就有征兆,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没想到今天真的出事了!真是可恨!”
王朴赶紧劝道:“陛下,这都是天数,躲不过的。再说,胜败是兵家常事,您别太着急,要是伤了身体,可就不好了。”
周世宗咬着牙说:“我一定要跟杨业决一死战,报仇雪恨!”
赵匡胤站起来说:“陛下,不行啊!咱们的士兵折损了大半,粮食也不够了,士兵们已经没有打仗的心思了。您要是非要跟杨业打,肯定会吃亏的。不如咱们先班师回朝,等以后有机会再回来。刘崇就像锅里的鱼,跑不了的!”
周世宗也知道,现在军队士气低落,根本打不了仗,只能点了点头,同意了赵匡胤的建议。他先派人去忻州,偷偷把岳元福的人马调回来,然后下命令班师回朝。士兵们一听要回家,个个都很高兴,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岳元福进帐对周世宗说:“陛下,进兵容易退兵难啊!杨家和刘崇关系好,势力不小,要是他们知道咱们要退军,偷偷派兵来追,咱们可就麻烦了。依我看,您可以派几员大将断后,防止他们追来,您带着前军慢慢退,这样就安全了。”
周世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让高怀德、杨怀亮、冯益三人当先锋,带着前军先走;郑恩、岳元福、马全义带着重兵断后;自己则和赵匡胤、张永德、符彦卿、王朴、史魁等将领,带着宿卫军队走在中间。当天,周兵就把营寨烧了,开始往回走。
再说杨业,用洪水打败了周兵,心里很高兴。没过多久,哨兵来报,说周兵已经拔营退走了。杨五郎杨延德站出来说:“爹,周兵已经吓破胆了,我愿意带一支轻骑兵去追,一定把周世宗抓回来,给您献功!”
杨业摇了摇头:“不行。兵法上说,不要去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要去追走投无路的敌人。我看周兵里有不少有本事的将领,他们虽然退了,但肯定会派强将断后。你要是去追,说不定会中他们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