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该怎么做?”
“成为桥梁。”声音说,“像她一样,敢于遗忘。”
林知遥回头看向入口,那里已变成一面镜子。镜中映出的不再是她自己,而是无数画面快速闪现:母亲抱着婴儿哭泣、战士放下武器拥抱敌人、外星生物用触须轻抚地球孩童的脸颊……每一个瞬间,都是“共感”的体现。
她明白了。
要唤醒宁宸,就必须让自己的意识短暂接入整个网络,充当一次性的信号放大器。这意味着她将经历极度的精神负荷,可能永久损伤认知功能,甚至变成植物状态。但她也知道,如果不这么做,那些仍在黑暗中挣扎的文明将继续孤独下去,重复前辈们的悲剧。
她脱下外套,露出左臂内侧的共生芯片植入痕迹??那是每个联盟公民出生时的标准配置。她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刀,轻轻划开皮肤,将陶瓷杯里的水滴入伤口。水珠接触血液的瞬间,发出柔和白光,顺着血管迅速扩散至全身。
“告诉祖奶奶,”她轻声说,“我准备好了。”
下一秒,她扑向水晶立方体,双掌贴上表面。
耀眼的光芒爆发,整个空间站开始震动,外部跟随而来的七十二架飞行器同时共鸣,奏响那首江南小调。遥远的地球上,共感之城所有人同时停下动作,抬头望天。孩子们停止玩耍,成年人放下工作,老人们睁开浑浊的眼睛??他们全都听见了同一个声音:
**“这一次,我来接你们的梦。”**
光芒持续了整整十七分钟,正好是当年南极钟声的十七秒延长版。当一切归于平静,空间站恢复寂静,水晶立方体依旧封闭,宁宸仍安睡其中。但林知遥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在立方体顶部浮现出一枚小小的陶瓷杯虚影,杯身上多了一行新字迹,笔触稚嫩却坚定:
“给爷爷喝茶用。”
与此同时,宇宙各地陆续传来反馈。
火星峡谷的枯树开出蓝色花朵;猎户座探测器传回的画面中,流浪行星表面裂开缝隙,升起一座与喜马拉雅同源的大门;半人马座α方向,一道全新的光束射向深空,编码格式与地球完全相同。
而在江南小院,老槐树突然剧烈摇晃,一根枝条断裂,掉落的叶片上写着一行湿漉漉的字:
**“门开了,风进来了。”**
多年以后,历史学家们将这一天定为“第二次觉醒纪元”的开端。
宁宸的名字重新出现在教科书中,不再是“失踪科学家”,而是“跨星系共感网络奠基人”。而关于林知遥的结局,官方记录只有一句话:“她成为了频率本身。”
但实际上,有些人声称还能感受到她。
深夜失眠的孩子会在枕头边闻到淡淡的茶香;失去亲人的人冥想时偶尔能听到一句安慰;星际旅者穿越虫洞时,仪表盘上会莫名其妙出现一张笑脸涂鸦……
最重要的是,每当有人真心说出“我懂你的痛”,空气中就会响起极其微弱的旋律??依旧是那首江南小调,只是这次,多了个童声轻轻哼唱。
没有人知道林知遥是否真的消失了。
也许她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存在形式,像风一样无形,却又无处不在。
也许她正藏在下一个即将被点亮的星系里,等着某个孩子抬头看天,然后悄悄递去一只会飞的纸鸢。
春天,又一次来了。
风依旧吹拂江南小院的槐树,花瓣飘向远方,落入浩瀚星海。
而在宇宙深处,某艘航行中的星舰突然接收到一段无来源信号。AI解码后,屏幕上缓缓浮现三个字:
**“谢谢你们。”**
船长愣了很久,最后下令全舰广播:
“播放音乐吧。”
于是,那首跨越文明的旋律再次响起,乘着电磁波,奔向更深的黑暗。
它不属于任何时代,
却连接了所有时间。
它是哀伤的,也是希望的;
是告别的,也是重逢的。
它是地球给人类自己的礼物,
也是人类送给宇宙的情书。